戰爭,持續進行了半年的時間。
終於在一場盛大的夏日暴雨後,落下了帷幕。
除了還需要駐紮在忽蘭忽失溫及和林一帶的西路軍全部,以及由部分東路軍、中路軍組成的聯合軍隊,大半的明軍開始向著長城移動。
西路軍要執行西進的軍事計劃。
而東路軍和中路軍留在草原上的兵馬,則需要在大明燕王殿下、代王殿下的帶領下,繼續推行著草原漢化的最終目標。
朱尚炳終究是沒能得到班師回朝的機會。
軍中的火炮炮彈總算是被火器營的那幫牲口給用完了,但他尊敬的四叔,卻開始由炮步協同操練,轉成了火銃操練。
火炮的炮彈是用完了。
但軍中的火藥存量,卻是一個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數字。
“歸家無期啊……”
“望江南,望江南,不知何時歸……”
大漠草原之上,隨著暴雨的降臨,牧草生長的愈發旺盛,有些地方的牧草幾乎是到了人腰處。
朱尚炳站在草地上,望著已經開始緩緩向南移動離去的大軍,眼睛裡流露著幾分悲涼,嘴裡低聲唸叨著自己胡編亂造的詞句。
常繼祖的眉頭皺的很緊。
在他的預估之中,他們應該是要跟隨大軍回師關內,然後再回應天接受整座城的百姓歡呼迎接。
但是現在很顯然,他的估算出錯了。
“這一次很不一樣。”
在兩人身邊的另一名功勳子弟,單膝跪地,觀察著周圍的草原地形,默默的說了一句。
朱尚炳和常繼祖兩人瞬間看了過來。
魏國公府長子徐欽,看著注視著自己的兩人,臉上微微一笑:“要是我沒猜錯的話,這一次不會有太多軍中功勳和老將回京。”
“這是為何?”朱尚炳遇到這種需要思考的問題,總是會想著立馬知道答案,從而省卻自己費腦子。
常繼祖則是微皺眉頭,等待著徐欽的解答。
對方是魏國公徐允恭的長子,已故中山武寧王的嫡長孫。如果一切都不出錯的話,他就是將來的魏國公接班人。
和自己一樣的身份和地位。
身為功勳將門子弟,也在這一次的北征名單裡,更被燕王殿下給留在了草原上,繼續執行著燕王殿下制定的操練計劃。
徐欽緩聲說道:“草原盡歸於我大明,這是中原自古數千年來,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哪怕我們都不清楚,將來的草原又到底會是怎樣的。
但現在,這份功績,卻是實實在在擺在所有人面前。
封王?
不論是燕王還是代王或者晉王,都已經是大明最高等的親王爵了。
而這份覆滅草原的榮耀……”
說到這裡,徐欽停了下來,目光遙遙的看向了南方。
常繼祖目光一縮,他聽明白了徐欽的意思。
朱尚炳很顯然還沒有反應過來,他甚至是十分誠懇的詢問道:“那鐵鉉呢?他要不要先回一趟應天?”
徐欽立馬轉過頭看向有此一問的朱尚炳。
在旁邊的常繼祖亦是默默的瞥了朱尚炳兩眼。
“明天你帶著人做全項操練。”
常繼祖同樣滿臉誠懇的衝著朱尚炳說了一句。
朱尚炳茫然的眨眨眼:“那你們呢?”
“我們自然是用火銃為你們壯膽。”
徐欽在一旁冷笑了一聲。
……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王於興師。”
“修我戈矛。”
“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
直隸道滁州府往長江邊的官道上,兩側青苗茁壯。
一支龐大的軍隊,正不見首尾的自北向南,行進在官道上。
北征凱旋南歸的大明王師,軍中將士們正低聲頌唱著這篇亙古久遠的詩歌。
穿上戰甲,提上長刀,便奔北征討的明軍將士們,此刻臉上洋溢著輕鬆的表情。
草原上的元賊餘孽,已經被他們親手覆滅了。
困擾著大明最深重的敵人,從此以後將會成為一個符號。
戰爭結束了。
所有人的心中,同時浮起了這樣一個念頭。
戰爭之後,就是平靜的生活。
皇帝陛下肯定會賜予他們最豐厚的賞賜,給予他們最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