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道歉並不能恢復對方的自尊。你的所作所為傷害了對方的心靈,除非你對人家的自尊心理有所補償,對方對你的態度是不會自動重新好起來的。
要想迅速全面地贏得對方的諒解,你可採取下面所示、包括四個階段的戰略戰術。
● 第一階段:主動承擔責任並真誠地道歉
跟遭遇不可抗力的情況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不是把責任推掉,而是迅速徹底地把錯誤的責任完全承擔下來。當錯誤很明顯是你的責任時,不要責怪別人或者找藉口辯解,那麼做只會使情況更糟糕。
如果被諉罪的是死人死物,還則罷了。如果被諉罪的是活人,這種做法就有可能被人家所利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人家巴不得你這麼做呢,委過於人不會使自己的情況有所好轉,卻會使對方的重要性獲得上升。如果人家趁機攬下了責任,也就取得了把事情重新推上正軌的權力。
另外,恢復你跟被傷害者的友好關係,本質上是恢復對方的自尊心和安全感。你承擔下了責任,被傷害到的人才會確認自己不會被再次侵害、才會確認自己在你的眼裡是一個值得尊重的人。如果你拒不向被傷害者承諾這兩點,還要對方原諒你,那豈不是很荒唐?!
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是道歉。有些時候我們會忘記說“對不起”,因為反正說也不好使,但是要想贏得全面的和解,沒有一個道歉的形式是絕對不好使的。有些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讓他們跟人說“對不起”,比讓他們開槍打自己都困難。不過人要擔當意識,要想解決問題,贏得對方的原諒,必須正兒八經地跟被傷害到的人道歉。
最後,一定要確保你道歉的態度非常真誠。不真誠的道歉是不可能被接受的。道歉缺乏誠意,意味著你沒有真正地反悔自己的所作所為,你就很有可能重蹈覆轍,再次犯錯,給人家造成更大的痛苦和傷害。人家當然無法接受。
● 第二階段:向對方懺悔並提議嚴厲地懲罰自己
請求對方原諒的最重要的環節,是向對方懺悔自己的所作所為。沒有懺悔的道歉就好像是沒有汽油的卡車:看上去很大、很威武,但是啥用也沒有。懺悔的作用在於承認對方的正義性和地位,使對方恢復自尊心,重新對自己產生一種良好的感覺。
要是你不跟對方懺悔自己的行為,就算道歉了,對方還是多半會拒不原諒、或者不能完全重新接受你。在懺悔的這一刻,記住要把你願意接受對方任何處置的態度表達出來,把自己擺在比對方低的地位,這一點對於能否贏得對方的原諒是至關重要的。
研究表明,犯罪嫌疑人要是在法庭上拒絕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懺悔的話,就有可能得到相對嚴重的量刑。有些事情雖然無法挽回了,但至少在語言上對人們的心靈進行一番撫慰也是好的,連這都不肯做的話,你就會被當成怙惡不悛的人,遭到加重懲罰。正義就是某種平衡的達成,其中就包括心理平衡。心理平衡實現了,其它的事情就好辦了。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公正地對待自己,希望擁有做一個正常人的權利,希望獲得人們的尊重。當你做錯事時,你的行為所以令對方反感,心理方面的直接原因就是,你的所作所為意味著你不尊重對方的人格和權利,剝奪了人家的正常心理需求。除非你使人家的這些心理需求獲得滿足,對方就不會原諒你。
具體來說,你可以這樣開始懺悔:“我知道我錯了,你的確應該生我的氣。造成的後果我願意負全部責任。我當時……”
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要是對方一直拒絕憐憫你,你還得繼續使用下面的技巧,才能消解人家的憤怒。那就是提議讓對方用某種方式懲罰自己,手段越殘忍無情越好。這麼一來對方就被逼到了一種地步,不得不拒絕你的提議,因為即使是對方,也不會覺得你有理由受到這麼殘忍的懲罰。
一旦對方這麼做了,對方心裡就會不經意地產生一種微妙的反應,忽然開始寬容起你的行為了。原理是這樣的:一個人要是有了兩種相互衝突的想法或情感態度,就會產生情緒焦慮,為了達到身心的和諧平衡,人就會本能地用一種想法或情感態度,去統一另一種想法或情感態度。對方拒絕了你的懲罰提議,就不得不認可你的行為是可以原諒的。
要是不認可的話,對方的內心中就會有兩種不同的理念相互衝突打個不停。換言之,要是對方仍舊不肯原諒你的話,對方自己心裡就會反反覆覆地思想:“既然這傢伙這麼壞,我為啥還假慈悲不趁機狠狠修理他一頓呢?”
● 第三階段:說明詳細情況和自己那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