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服你。我今日是有意罷黜他。如果他立即就走,說明他忠心可信,等我死了,你可重新召他回朝為僕射;如果他徘徊觀望,稍微有所猶豫,你可立即殺了他,以絕後患。”結果精明的李世勣受詔後,連家都不回,便直接奔疊州而去,由此逃過一劫。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四月,正值夏季,長安天氣炎熱,李世民突然邀請僧人玄奘一齊到長安南五十里的終南山翠微宮避暑同住,談玄論道,問及佛教中有關因果報應等問題。即使是一代天驕,也有他無法克服的魔障,英雄一世的李世民突然問及輪迴和因果報應,顯然心中有太多不安。尤其是他當年殺兄除弟,有悖常理,內心難免憂慮。
玄奘做了詳細講解後,李世民深以為然,由此感嘆說:“我與大師相逢太晚了,沒有能力興扶佛事了。”實際上,這話並不是他才剛剛認識玄奘,而是說他對佛教的興趣才剛剛開始,這可以看做是臨終時的一種皈依。
光輝與黯淡,彷徨與失落,最後要走完的路總是人生中最艱難的歷程。
帝國皇帝的結局是註定的。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他回憶了所經歷的許許多多的人世的興衰與榮枯,也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