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聃先生冷冷驚驚地在心裡喊著。“……不對,不是這樣,若是這樣,他們早該下手。……他們要幹什麼?他們是不是要借刀殺人,是不是欺騙天子,讓其加予我一個歪魔邪道,用邪法變幻黃金的罪名將我處置,告知天下,以毀掉我的名聲?……唉!不要想它,不要再去想它,能逃過的禍不是真禍,是真禍逃也逃不過。隨它去吧,至多是,這個天底下沒我這個人!”遂使自己進入“無我”狀態。
此時,或說近來,老聃先生已經建立起了一種名叫“無我”的理論(“我有大患的理由,是因為我有身,只要拋棄,就不會有任何尤患”)。他把這種理論分成了大範圍和小範圍。大範圍的“無我”,是為一個值得去死的聖物聖念而不惜去死。這種“無我”,是死而不亡,外我身而身存。小範圍的“無我”,是不要想到有我的存在,在雜念困擾之時,使自己進入似無知覺的麻木輕飄狀態。忘卻自己,反使自己除卻煩惱,消災消病,成全自己,延長壽命(這是氣功之中靜功的前身)。
老聃先生在“無我”中,隨著馬車的晃進,朦朦朧朧地飄入了彩色的雲端。他感到暈乎乎的,身輕如紙,四周的雲朵,彷彿鬆軟的棉絮,暄乎乎地簇擁著他。……
大概是因為雜念沒有徹底剪除的緣故,剛剛進入“無我”的李氏老聃,忽然之間又彷彿有起“我”來。他看見面前的大地,悠然飄起,迅速縮小,在他眼前旋轉一陣,變成一張又輕又薄的綠色版圖。版圖上繡著山川、房舍、物產、林木,其間走動著無數個黑色的小人人兒。小人人兒正在安然自得,突然之間打鬥起來。他們,你啃著我的脖子,我擰著你的耳朵,你掐著我的喉頭,我摳著你的眼睛。霎時,鮮血流淌,把個綠色的版圖弄得面目全非。接下去,從浴血之中拱出五個大一些的白臉黑人。老聃先生定睛細看,才辨認出他們是霎時,五個黑人消失。中間坐起一個再大一些的黃臉人人兒。此人頭戴平天冠,身穿褚黃袍,春風滿面,溫和慈祥。老聃搭眼一看,很快認出他是周朝天子。天子正在笑眯眯地看著他,沒想到,忽地一下,那面目變得十分醜惡,十分猙獰起來。他忽地從腰裡抽出一把陰光閃閃的寶劍,用劍尖逼著老聃的胸口,大聲地說圖景消失。老聃覺得身上微微溼了一層冷汗。
……
七天之後,他們的馬車終於進入了座落在洛水北岸、澗水以東、瀍水以西和瀍水東岸的洛陽的鼎門。
鼎門,即洛陽的東門。相傳武王伐紂後,把商代的九鼎從朝歌遷到洛陽,就是從這個門進的,所以叫做鼎門。洛陽原稱洛邑,是公元前1020年西周成王時所建。平王東遷之後,這裡成了周朝的京都。洛陽城的面積,約四十平方里,大體呈方形,王宮在城中的中央偏南,宮的南面是朝會的地方,北面是市,東面是祖廟,西面是求神造福、賞賜豐年的地方。
“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就是這種分佈圖形的簡明總結。
當時洛陽,號稱天下第一之都,規模盛大,市井繁華,風光美秀,建築典雅,比起一般小城,確實叫人瞠目驚訝。老聃先生咋著也沒想到,他第二次(已來過一次)走進這座他心中景仰的城市,竟然是在吉凶難測、惴惴不安的糊里糊塗之中。
姜信把老聃安置在東門裡邊一家幽深的小院(姜信家的閒宅)。此處共是三節院子。最後一節院內,有東、西廂房和主房。院裡長著兩棵特大的石榴樹。兩棵樹幾乎要把院子遮嚴。油綠的葉叢裡,向外窺視一般地露出一個個青色的小石榴。樹下的青草鮮枝鮮葉,向人訴說著這裡很少有人來過。主房(堂屋)是一所古老清雅的瓦房屋。東、西兩個窗戶外邊,長著兩株只有綠葉的梅子樹。此處所,給人的感覺是老聃用過晚間的御膳,姜信安排他早睡,以免第二天(六月二十三日)天子詔見他時他可能出現的“誤卯”。古時君王於三、六、九日登殿會見大臣或詔見賢士,是在早起的卯時,名叫“早朝”,如果誤了早朝或利用早朝接納賢士的時辰,就叫“誤卯”。
老聃先生特別在意,半夜子時就已起床,但是等到天明,過了卯時,又過了辰時巳時,直到午時,也不見有人來領他上殿,於是心裡開始惶懼不安。姜信來說,天子可能打算打破三、六、九日之慣例而在第二天(六月二十四日)將他詔見。可是六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全過去了,也沒半點詔見的跡象,老聃的心又由惶懼變成焦急。姜信又來說,天子打算於二十六日卯時正式將他詔見,並說二十六日天明之前會有人前來引他上殿。
老聃先生夜不能寐,六月二十六日寅時起床等待,一直等過卯時,又等過辰時,還是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