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呢?”
“我叫周培公,眼下窮困潦倒,四處飄零。……”
話說不下去了。姑娘默默無語地開啟錢匣子,把裡邊的十枚銅子兒,全都倒出來,放到桌子上,略一沉吟又拔下頭上的銀簪放在錢上,不好意思地說道;“論恩公心地,神佛定會保佑。我們小戶人家幫不了大忙,這點心意,請恩公收下。
“不不不!這怎麼成?”
“恩公您要是嫌棄,我就……”
周培公全身的血都要沸騰了。上前拿起簪子,又拈起一枚銅錢袖在懷裡,卻把其餘的銅錢推還給姑娘:“小大姐,我領情了!以此一簪一錢為證,不死必當厚報!”說著頭也不回去了。
阿瑣正要叫住周培公,卻見自己的擔子旁走過一個青年書生,和顏悅色地說道:“姑娘,他既然不肯受你的贈,你追上去也沒用,只是我不明白,你們好象並不認識,你為什麼叫他恩公呢?”
一邊說著,一邊隨手翻起周培公丟在桌上的詩稿來。
阿瑣含著眼淚,把燈節那天發生在正陽門前的事說了一遍。那青年書生一邊聽,一邊誇讚:“嗯,這年輕人是個正人君子,剛直男兒。這樣吧。他的這本詩槁,我替你追上去還給他。你小本生意,掙錢不易,這個就送給你吧。”說著把一枚似錢非錢的東西放在桌上,轉身走了,阿瑣撿起來一看,原來竟是一枚金瓜子!
這個年輕人不是別人,正是當今皇帝康熙。他趁端陽佳節,帶了九門提督圖海微服出來,查訪京師的民情風俗。離開了阿瑣的小吃擔子,他站在道旁,仔細翻看周培公的詩稿。前面幾頁全是詩詞一類的東西,後面卻畫了一些曲曲彎彎的圖畫,還標著一些符號,不知是什麼?站在康熙身旁的圖海,一眼看見這圖畫,馬上興奮起來,悄悄地在康熙耳邊說:“萬歲,此人不僅會文,而且知兵,這上面畫的是浙鄂川陝的地輿圖。”康熙聽了,更是歡喜:“嗯,此人大才可用,為什麼卻名落孫山呢?回頭,你替他安排一下。”正說間,稿頁之中滑出一張紙來,康熙開啟一看,那十分熟悉的筆跡立刻映入眼簾。啊,是伍先生的親筆書信!
第十五章 微服行街頭救弱女 放眼量即席擢英才
康熙皇帝在爛面衚衕的集市上,揀到了周培公的詩稿,又從這頁詩稿中,發現了伍次友的親筆書信,只見上面寫道:
明殊弟鈞鑒:別來無恙否?兄自鄭州一別,一路講學東進,一切均安。此周先生培公乃愚兄之文友,懷抱濟世之志,胸有文武之才,盼賢弟將其舉薦於皇上試用。匆匆即頌鈞安。
愚兄伍次發拜託
“啊,原來竟是伍先生的一封薦書!康熙心中一陣激動,這個周培公,懷裡揣著伍次友寫給明珠的信,卻寧肯捱餓,也不肯去求人,憑這份風骨,也值得重用。”
“圖海,要趕快去把那個周培公找來,我要在這邊茶館裡見他!”
“主子何必著急呢。這裡人太雜……”。圖海的話還沒說完,康熙已經大踏步地走了。
圖海領著周培公轉回來時,康熙卻在茶館的門前,聽一位小姑娘唱戲。他們不敢驚擾,便立在康熙身後靜聽小姑娘訴說自己的家世和苦情。原來,這個小姑娘名叫阿紅,浙江杭州人,去年三月三日,他們全家去靈隱寺進香。不想,正碰上吳三桂的女兒和她丈夫王永寧從這裡路過。一幫如狼似虎的差役兵丁,見百姓雲集,阻擋了道路,便大打出手,鬧得三十四人落水喪生,其中就有阿紅的父親和親人。但是,由於杭州知府的庇護,兇犯從容登道,返回了五華山。受苦百姓,投告無門。阿紅的叔父實在氣憤不過,去杭州府擊鼓喊冤,結果反被下在獄中。阿紅一腔怨憤無處申訴,便討飯來到京城,沿街賣唱,希望有人能把這樁冤案,上達朝廷。她那唱詞的最後幾句是:
天上只有一輪紅日,地上卻有兩個朝廷。
皇家吃我百姓賦,何時為我申冤情?
阿紅唱到這裡,圍觀的人,莫不為她的大膽直言心涼。康熙也覺得如芒刺在背,便回頭向圖海吩咐道:
“圖海,待會兒這位小姑娘收了錢,你帶她到茶館裡見我。周先生,請借一步說話。”
周培公聽得入神,忽見這位年輕公子叫他,轉過身一看,卻並不認識。剛才,他剛剛走到湘鄂會館,便被一個大漢叫了出來。說有位公子想見見他,又不肯說是誰。只說,待會兒,見了面你就知道了。此刻,見面前站著的這位公子年輕俊雅,氣度非凡,便舉手一拱問道:“不知足下尊姓大名,恕周某眼拙。
康熙並不答話,拉著周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