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著名作家張煒介紹(1)

張煒,1956年11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原籍山東省棲霞縣。現為中國作協主席團成員,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1975年開始發表詩歌,1980年起開始發表小說。出版有《張煒作品精選》(1…5卷)、《張煒文集》(1…6卷)、《張煒文庫》(1…10卷)等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書》、《能不憶蜀葵》、《醜行或浪漫》、《刺蝟歌》等12部。其中《古船》《九月寓言》《刺蝟歌》三部,被視為作家本人最具寫作高度和探索力的小說作品。另外還有散文文論及詩歌作品三百餘萬字。作品在海內外獲獎三十餘次,被譯為英、法、日、韓等多種文字,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出版外文字和繁體字單行本三十餘部。

張煒是伴隨新時期文學一同成長起來的著名作家。八十年代初,當中國作家的創作主力集中於短篇小說時期,張煒即以《聲音》《一潭清水》連續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從而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地位。從17歲寫作第一篇小說《木頭車》開始,他在短篇小說領域投入了大量精力,至今已發表短篇作品130餘部。

1980年張煒畢業於煙臺師院中文系,而後長期做歷史檔案資料研究工作,在四年多的時間裡,與他人一起編纂出版了《山東歷史檔案資料選編》33卷,達一千多萬字,成為他創作中最重要最寶貴的案頭工作,也是他最初的學術研究、豐富的資料積累準備的過程,為後來更艱鉅的創作計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煒第一階段的作品為中短篇小說,風格清新、秀麗,大多以蘆青河為描寫物件,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性格的年輕女性。用很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美好而多情的世界”。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為《聲音》《一潭清水》《護秋之夜》《夜鶯》《拉拉谷》《菸葉》等。

張煒第二階段的創作開始轉向厚重沉鬱,反響趨向熱烈。這個時期的代表作品有中篇《秋天的憤怒》《秋天的思索》,短篇《冬景》《海邊的雪》等。

1986年,張煒完成了《古船》的創作,文學期刊《當代》全文刊登了這部份量厚重的作品。作品發表後,立刻在文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古船問世,反響強烈”(見同年文藝報)。南北評論家對作品給予了極高評價,認為《古船》是新時期文學代表性作品之一,是“中國民族心史上的一塊厚重碑石”(雷達)。此後,《古船》先後入選國內“百年百部優秀中國文學圖書”和海外“華文百年百強小說”,並獲“首屆莊重文文學獎”。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和海外等先後出版了《古船》,至今不同版本版次已達二十多個,成為當代文學中常銷不衰、再版率最高的作品之一。

這一年,他的作品集《秋天的憤怒》、《張煒小說集》、《浪漫的秋夜》同時出版。

1987年,張煒在基層掛職,使其有機會在長達六年的時間裡深入民間,幾乎跑遍了整個半島地區,蒐集了大量民間文學和民間傳說。這期間他花費許多精力投入古代航海家徐福的民間傳說及學術研究工作,編纂出版了六卷本民間文學文叢《徐福文化整合》,計有二百餘萬字。

1988年,他的中短篇小說集《童眸》出版。

1989年,為展示建國四十年來文學創作的實績,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出版了“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張煒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文學創作上做出重要成績的作家,被編入這套叢書。

1990年,他的中短篇小說集《美妙雨夜》、《張煒小說選》同時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1993年,張煒的另一部重要長篇小說《九月寓言》出版。從《古船》到《九月寓言》,作家的敘事風格發生了很大轉變。《九月寓言》獲得文學界一致好評,有許多評論家甚至認為是超越《古船》的最重要的作品,“是二十世紀中國新時期文學的壓卷之作”(見覆旦大學《新文學教程》),並獲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和上海長中篇小說大獎(該獎首獎在此之前一直空缺)。《九月寓言》的出版,是作家本人最重要的事件之一。該書繼《古船》之後,成為當代文學中印刷版次最多的常銷不衰的作品之一,在當代文學史中佔有重要篇章。同年,他的《散文與隨筆》出版。此間,山東友誼書社選編了《當代文學名人名作精選》,精選出版了張煒中篇、短篇、散文、隨筆、問答錄共五本。

1994年,他的兩部長篇小說《柏慧》和《家族》相繼出版。這兩部長篇小說的出版,同樣引起了文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