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兄長為父(1 / 2)

小說: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作者:秋了

人這一生,不可能一路順遂,也不能是一個模樣走到底。無數個岔口,面臨無數次選擇,同樣也是無數次蛻變。

胤禌知道,自己的命是太子哥哥救的。如果不是太子哥哥找到中毒的原因,太醫也無法配置解藥,自己也就不可能醒過來。

然而,七妹的話,如同利刃在他心口刻下永不磨滅的印記。七妹的血,也順著他的唇舌舔舐進入他的身體,浸入他的四肢百脈。自此,一種偏執的信念在胤禌心裡萌芽,他的命是七妹給的,周遭的一切都是逼死七妹的罪魁禍首。

當胤禌不再信任自己的親人,又正值叛逆的浪潮慫恿他砸碎框架,摧毀束縛,他自是看什麼都不順眼,走到哪兒都覺得涼薄。

胤礽不是胤禌肚子裡的蟲子,不可能摸清他內心的真實情緒。但胤禌的表現,已經說明,他不再是從前那個吃吃喝喝、悠閒自在的十一弟了。

彷彿失去了味覺,膳房送什麼來,胤禌就吃什麼,只管填飽肚子。書房裡讀書,從前能偷懶就偷懶的人,如今字字較真,不在乎有理沒理,反正就是要挑釁、反駁。

就是來暢春園的前兩天,師傅給大家講: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講解絜矩之道時,師傅以當今聖上為例,皇上孝敬太后,尊重兄長,為民著想,所以百姓們紛紛效仿,孝順父母、敬愛長輩、幫助弱小,君民上下一心,是以大清國蒸蒸日上。

別的皇子們都為父皇的光輝形象表示悅服,但是胤禌卻站出,拐向另一種言論。

“如果皇上不敬長輩,那百姓們是不是就可以隨意對待自己的父母兄長?如果皇上昏庸無能,那百姓們是不是就可以殺人放火,肆意妄為?那刑部懲治罪犯,不按法令來,倒要追溯皇上有沒有起到示範作用?”

“皇子們天天學習這些治國之道,一個個都要按君主的標準修習高尚品德。如此,等到大家都具備了統御國家的高尚品德,但皇位就一個,請問是撕破臉誰搶上誰坐?還是謙謙君子,不動刀動槍,猜拳決定?”

師傅不能駁斥,這一個個的問題都帶著尖刺指向皇位上的人。除了向皇上請罪,自認無能,師傅別無它法。

胤禌昏迷時,皇帝還惦念著。等到見到活生生的兒子站到自己跟前,皇帝卻因為七公主的死,對胤禌產生了別樣的厭煩。帶著一同去盛京,明明看著胤禌不再合群,孤僻恓惶,皇帝也不聞不問。

回京後,書房裡胤禌的強詞奪理、怪腔怪調,皇帝依舊置若罔聞。傳令下去,師傅照常講學,胤禌病休,不用去書房上學了。

來暢春園,皇帝照常帶著胤禌,但就是視而不見。就今兒一大幫人歡歡喜喜逛動物園,皇帝同樣沒有主動與胤禌說過一句話,胤禌也獨自走到最後,不搭理任何一人。

日頭當空,耀眼的光芒被層層密林遮擋,落到地上的光斑稀稀拉拉,像一朵朵掉落的小黃花,透著柔弱的微光。

都說長兄如父,身為兄長,不只是幫助父母照顧弟妹的日常吃穿,也要擔負起為人處世的教導。皇帝健在,胤禔是皇長子,按理說,長兄為父,輪不上胤礽。但身為儲君,胤礽顯然更適合站到這個位置。

父皇的女人多,子嗣多,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上輩子因為弟弟們,吃過不少暗虧,也因為他們,自己身陷囹圄。可是,並非所有的弟弟都是洪水猛獸,也不是所有的弟弟都懷有野心。

傑書說得對,身正不怕影子斜,先要自律,管好自己,那樣別人也就鑽不了空子。對待弟弟們,要區別考慮、分而治之。

暗藏禍心的,毫不手軟地瓦解。願意跟隨自己的,因材重用。而中立的,挖掘出他們的興趣愛好,讓他們致力於自己喜歡的事業,發揮自己的特長,各自安好。

雖然東宮不再處理國政,但胤礽每天的事務依然繁冗,更何況他也有自己的妻子、兒子要關心,他很難勻出時間再去一一關懷弟弟們。再者,父皇在位上,也會生出多餘的懷疑。不到萬不得已,胤礽不會輕易為弟弟們出頭。

這會兒,遊樂園裡格外的安靜。胤礽特地留下,耐心地等著,等到胤禌抬頭看到,他並沒有被拋下,不是孤單一人。

“太子哥哥,您怎麼沒走?沒和弘昰一起?”

看到不遠處負手挺立的胤礽,胤禌很意外。自從小侄子出生後,太子哥哥對這位嫡子的喜愛,表露無遺。逛完了這個動物園,雖然年幼的孩子們都歡天喜地,但胤禌還是能感覺出這裡頭蘊含著深沉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