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昰闖禍,看管的奶孃、嬤嬤、宮女們都一併捱了罰。此後胤礽休息期間,大家都盯緊弘昰,不讓他再溜進寢屋。
可不到兩歲的孩子,該如何管教才有效呢?
一開始時,看著自己身下的狼狽樣,胤礽氣急難抑,責備弘昰不說,還打了他的手心。慈父的形象在那一瞬間,崩塌。
弘昰頭一回見阿瑪惱羞成怒,被打得紅通通的手心火辣生疼,但弘昰沒有哭,瞪大了雙眼,茫然地看著阿瑪。
“說,知不知錯?以後還會不會這樣做?”打完了弘昰,胤礽還要他作保證。
在那麼一剎那,弘昰的確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原來阿瑪不會孵蛋,真不應該把蛋託付給阿瑪,而是要自己保護錦雞蛋。所以弘昰回答胤礽的時候,聲音脆亮,理直氣壯,不僅認錯,還表示往後再不會那樣做。
表面上看,胤礽難得發一回虎威,鎮住了兒子。實則,父子倆的思路不在一條線上,產生的效果自然出乎胤礽的意料。
自從壓碎錦雞蛋後,胤礽有一段時間只要聽到類似於蛋碎的聲音,都會下意思撫向臀部。回到擷芳殿,但凡要坐、要躺,都會刻意留意,免得弘昰又突發奇想,放了不該放的東西。
儘管略顯疑神疑鬼,但面對弘昰時,胤礽儘量保持從前那般的和顏悅色,繼續慈父的形象。然而,弘昰對胤礽卻不一樣了。
往常胤礽一回來,弘昰都要率先跑出來抱住胤礽,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今天都做了什麼。如今,都只是嫤瑜出來迎候。特地把弘昰叫來,他也只是喊聲“阿瑪,您回來了。”然後,就帶著旺福退出,好似對胤礽沒什麼話可講。
往常的睡前故事,只要胤礽在,弘昰都是要胤礽陪著。同樣是小猴子的故事,奶孃講述的猴子就是吃喝玩樂,純粹的原生態。而阿瑪講述的猴子,卻是七十二般變化無所不能,火眼金睛,看透妖魔鬼怪。弘昰心智聰穎,活潑好動,即便有些情節不甚理解,但胤礽口中的猴子更對他的胃口。
不過,這些日子以來,他也立下規矩了。既然阿瑪休息時,他不得進入,那麼他該睡覺時,他也不要阿瑪進他的房間。他寧願聽奶孃給他講小猴子吃桃子數桃核,他也不想聽那隻神奇的猴子大鬧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
兒子的變化,胤礽自是察覺到了。遭到冷遇,胤礽起初不大適應,但想著小孩子而已,便沒放在心上。你不理我,隨你而去,等你想通了,自然回來找我。誰知,一月一月過去,弘昰還是老樣子,胤礽終於忍不住向嫤瑜求助。
“不總說小孩子忘性大嗎?怎麼弘昰好像對我還耿耿於懷似的?我要不要與他談一談?你總罰他這樣那樣,他怎麼還膩歪著你不放?要不咱倆交換,你做慈母,我做嚴父?”
說來也是有意思,嫤瑜雖從來沒有打過弘昰,但嚴厲起來,弘昰卻是很服帖。假如弘昰貪玩,不好好坐下吃午飯,那麼在吃晚飯之前,弘昰除了可以喝水,別的一概不許吃。就算他嚷著肚子餓,懇求吃幾塊小點心,嫤瑜哪怕心疼也絕不鬆口。到了吃晚飯,就見弘昰規規矩矩大口吃飯,完全不用嬤嬤費心。事後,也沒見弘昰與嫤瑜鬧彆扭,這邊犯錯,那邊糾錯,弘昰反而與嫤瑜更親密。
“二爺,那件事興許弘昰都已經不記得了。我現在教給他規矩,也不是一兩次就成,都是日日反覆強調,他才習以為常。嚴父也好,慈父也罷,不要因為他一時的抗拒就聽之任之。他對你保持距離,說不定是他突然不知道該如何與你相處?也或許對你產生了誤會?”
胤礽去到弘昰寢室門前,正是奶孃給弘昰講睡前故事的時候。胤礽沒有貿然進去打擾,而是打算傾聽一番奶孃的故事,對比一下,為何兒子對自己的故事不感興趣了。
誰知,講故事的卻是弘昰。原來奶孃的故事對弘昰來說,過於簡單,早已聽得滾瓜爛熟。於是弘昰改為每天睡前,他給奶孃講故事,然後再睡。
“從前,有一隻小猴子,他沒有阿瑪,也沒有額涅,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
胤礽聽著聽著,笑了。弘昰把奶孃與胤礽的故事摻雜起來,東拼西湊,變成了自己的故事。只可惜弘昰講了一半,講不下去了,記憶裡的片段零零散散,他挺懊惱。
“奶嬤嬤,我想聽阿瑪給我講小猴子打妖怪的故事。”
奶孃安氏把他的小手放進被子裡,順帶提醒他,“小主子,您忘了,是您不讓殿下給您講故事的呀。”
如嫤瑜所說,弘昰早對自己做過的事沒印象了。但有一點,倒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