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胤禛一連串詰問後,胤礽轉入迴廊,穿過蜿蜒曲折,進了自己在鹹安宮的辦事書房——致遠齋。
如父皇般治國理政是打小就被灌輸進胤禛腦中的。後孝懿皇后逝去,胤禛的處境變得尷尬,性格越發孤傲,不與人親近。但胤禛不曾抹滅刻在心底的夙願,只不過刻意掩藏而已。
現今佟貴妃掌管後宮,又開始在胤禛耳旁張口閉口唸他特殊的皇后養子身份,提醒他不要看低自己,眼光要長遠。
仰仗孝懿皇后,胤禛的身份多少要凌駕諸多皇子之上,而佟貴妃又意有所指,由不得胤禛不心熱。可胤禛不比胤禔,身旁有重臣輔助,光是佟貴妃這邊剃頭挑子一頭熱,能成什麼事兒。佟家手握重權的爺兒們沒見誰願意靠近胤禛,胤禛這位貝勒爺實則勢單力薄。
不得已,胤禛不敢添柴火燒旺自己的熱情,只能溫吞吞護在心口,偷偷慕念。
誰知,今兒一著急,不經意間就脫口而出,尤其還是在太子哥哥面前。這會子,一聽太子哥哥指出君臣之別,胤禛顧不上別的,慌慌張張一路跟著胤礽踏進致遠齋,極力表證,自己絕無越俎代庖之意。
致遠齋明堂正中擺放八寶雲蝠臥龍紋紫檀正座,後上方懸掛“邇安遠至”牌匾,正是胤礽親書,筆勢鐵畫銀鉤,容與風流。
胤礽上輩子就是在這間書齋終結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如今選定這裡作為自己處理學院事務的處所,正是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可重蹈覆轍,保已成業,防未來非。
重生後一步步走來,胤礽早已除錯好心態,沒必要為胤禛在前世登上帝位而糾結,也不在乎目前的胤禛是否暗存遐想。說白了,弟弟們是不是洪水猛獸,取決於父皇的態度,當然更取決於自己的手段。
故而胤礽方才的話,並非與胤禛斤斤計較。胤礽知道胤禛與佟貴妃來往密切,不過是給胤禛敲一下警鐘。
胤礽落座正位,看著緊跟進來的胤禛,眼神慌亂,遂招呼他在下首安坐。
胤禛的心還提在嗓子眼兒,剛一落座,又倏地站起,好似椅子上撒了鋼針扎他一般。
“太子哥哥,我只是以為國計民生才是當務之急,我絕無······”
胤礽抬手止住胤禛的話,讓他坐下,並表示自己不會多想,讓他穩定心氣。胤礽不需要胤禛在他面前表白那些所謂毫無野心之類的話,那不是自欺欺人嗎?
至於允許胤禟學外語,胤礽倒也不避諱坦率道出自己的想法。畢竟,胤礽還要在景山的宗學以及官學開設外語班,凡是有興趣的宗室子弟、八旗子弟以及官家子弟,都可以報名學習。漸漸地,招募的物件,還會擴及到普通學子。
目前光是透過幾位傳教士接觸到的火器、算術、天文、醫學等,就已是讓胤礽覺得可挖掘的知識實在不少。所以胤礽需要挑選出一批優秀的翻譯人才,更多地根據需要翻譯西方的科學著作,擴大對外界的瞭解。
胤禛聽過胤礽的計劃,目瞪口呆,他顯然沒有想得如此寬泛。在胤禛看來,能夠企及父皇的眼界,就已是十分了不得了。
父皇最關心河工,重視農業,還要整頓吏治,增收國庫。可太子哥哥目前卻致力於教育,關心國外的科學,真是風馬牛不相及。要不是顧忌胤礽的身份,胤禛真想指出胤礽捨本逐末。
看胤禛的臉色,胤礽已然明白胤禛並不認同自己的做法。
伺候的小太監送上茶點,胤礽端起茶盞,揭蓋刮拂浮起的芽尖,低頭品啜了一口。而胤禛掃見胤礽一副古井無波的樣子,也只好跟著品茶,不敢輕易開口,免得禍從口出。
胤礽是不知道胤禛繼位後都是如何管理國家的,更不知曉胤禛治下的大清國能呈現出何等光景。就康熙朝來說,在胤礽被廢之前,胤礽眼裡的胤禛,平凡無奇。
皇帝向來稱讚兒子們的標準基本就是騎射、書法、學識以及辦事能力。打小上書房學習,教授皇子們的滿漢師傅都是皇帝親選,且對皇子們嚴格督促,所以大家的學習成果都不差。
論騎射,胤礽、胤禔早有威名,日後的胤祥、胤禎也是後起之秀。論書法,胤礽、胤祉、胤禛、胤祐、胤祥、胤禎都寫得一手好字。論學識,胤礽、胤祉名列前茅。論辦事能力、為人處世,胤礽代為監國,舉朝皆贊,而胤禩也是大家公認的享譽朝野。
如此一看,胤禛最終突圍而出,登上帝位,確實讓囚禁中的胤礽有一種石破天驚之感。
既是當皇帝的人,回頭想來,胤礽覺著胤禛也該是暗藏卓異、目光深遠。那麼,不妨表露一番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