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胤礽暗啞的聲音應允,耀格步履輕快入帳來到了胤礽跟前,忙不迭稟報。
“殿下,屬下見到了修茂,他果真隨烏爾袞來了大營。”
燭火灼灼輝輝,胤礽直愣愣盯著,許久都沒有反應。直到耀格又重複了兩遍,胤礽才幽幽問詢:“修茂不是閒人嗎?跑巴林做什麼?這會子為何又出現在軍營?”
耀格注意到燈火下的太子臉色晦暗,不免就以為太子和祖父一樣,不喜他與正白旗走得太近,尤為修茂又是這樣特殊的出生。
可說不出的緣由,耀格打從挑釁修茂又敗在修茂手下後,那種不打不相識的好感與日遞增。修茂對任何人都冷冷清清,但耀格就是莫名地喜歡往上貼,說上幾句,過上幾招,耀格就像是被髮了糖一般甜滋滋的。
“殿下,”耀格眼裡一副小鹿般無辜的神情,“您不瞭解修茂,人各有志嘛,他並非您想象的那種無所事事。在我看來,他義薄雲天,很值得相交。”
胤礽瞥一眼耀格,“用不著在我跟前為他說好話,他是什麼人,我不會看嗎?”
胤礽至今也沒在過往的記憶中翻出修茂的高風峻節,可自打重生後的這些日子,修茂就像是一道閃電亮晃晃地往胤礽跟前灼目刺眼。
“說正題,別跑歪了。”胤礽盤膝炕上,沉額閉目,一副老僧入定的樣子。
耀格清清嗓子,把自己瞭解的情況向胤礽道出。
修茂的姐姐是石文炳的元妻,康熙十二年生長子慶徽、康熙十四年生二子慶德。令人嘆惋的是,慶德猶如當年石文炳一樣,不過半歲,額涅就病逝了,修茂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血親。喪妻後,石文炳並未續娶,也未納妾,獨守空房。
直到康熙十七年底,不知是何緣由,孝莊太皇太后一道懿旨,把和碩和順公主的長女指給了石文炳為繼妻。這在當時的京城貴胄圈中,引發一陣熱議沸騰。
和順公主是先帝順治爺之兄承澤裕親王碩塞第二女,出自嫡福晉。親王與福晉相繼去世後,順治帝把侄女接入宮中,收為養女,並交與順治帝最為寵愛的董鄂皇貴妃撫養。
順治十七年,公主虛齡十三歲時封和碩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第七子尚之隆,後康熙皇帝加封公主為和碩和順公主。成親後,公主與額駙感情融洽,先後生育一子兩女。
出生名門,容貌出眾,且是待字香閣的黃花閨女,卻嫁給年齡與和順公主一般大的鰥夫石文炳,大家都說公主之女是屈就了。
婚後一年,年輕的嬌妻為石文炳的子嗣又添了一對龍鳳胎,三子慶徵,以及難能可貴的長女嫤瑜,即青山峽谷胤礽一行救下的那位姑娘。
石文炳的母親與下嫁巴林的姨母出嫁前本就姐妹情深,得知親妹早早過世,姨母便十分關心石文炳。每次姨父來京請安,都受託給石文炳帶來蒙古特產,或是姨母親手為石文炳做的蒙古靴子、袍子之類的,惦念非常。
隨著石文炳成家立業,姨母的關愛又轉移到石文炳的孩子們身上。眼見石文炳長子慶徽到了十八歲尚未娶親,遂主動在自己夫家範圍內認真物色,看中了郡王鄂齊爾的女兒,積極從中牽線搭橋。郡王進京時,親眼見過儀表堂堂的慶徽後,也就爽快地答應了這門親事。
由於石文炳外放福建任職,在京的妻子負責操辦婚事所需,而前往巴林郡王府送聘禮、代表石文炳商議娶親吉日就落到了慶徽親舅舅修茂的頭上。所以此次,修茂便是為外甥的婚事而來。
當然,讓姨祖母盼望已久的嫤瑜也應邀一同前來。
聽過這些,胤礽沒有睜眼,但疑惑已在他心潮浪尖上翻騰。
石文炳有兩任妻子,沒錯。太子妃嫤瑜與慶徵是孿生兄妹,出自繼妻,也沒錯。修茂只是嫤瑜稱謂上的舅舅,並無血緣,也沒錯。雖不清楚是老郡主從中做媒,但慶徽的妻子是巴林郡王的女兒,這也沒錯。
可問題是,自出京來草原開始,自己的人生體驗逐漸穿插新的故事,書寫新的頁章。前世的軌跡從擇道進入青山峽谷開始轉向,那麼此生的終點是否就會截然不同?
耀格覺得修茂為外甥親事來巴林很正常,可沒想著解釋完了抬頭看向太子,卻發現太子疊緊眉頭,陷入迷惑,陰雲密佈。
不能再在太子跟前提修茂了,否則太子一聲令下往後不許接近修茂,自己就苦悶了。
當下,耀格上兩步靠近胤礽,俯過上半身,壓低嗓音,“殿下,有件頂要緊的事情要向您稟報,大阿哥就在剛才私自去了準噶爾使團的營帳。”
胤礽倏地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