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長子長兄(1 / 2)

小說:重生之皇太子胤礽 作者:秋了

一望無際的草原,碧草野花,藍天白雲,處處是令人心曠神怡的美不勝收。

目眩神迷的金光籠罩四野,大大小小的駐軍營帳猶如草原上盛開的花朵,在光芒中恣意徜徉。

胤禔手裡的韁繩一收緊,胯-下-的黑駿四蹄戛然止步,馬頭揚起朝天響亮嘶鳴。隨著胤禔鬆開韁繩,馬頭低垂,粗氣急喘,繁密的尾毛暢快地猛甩了幾下。

跳下馬,胤禔朝著不遠處站定的明珠走去,眼角顛顛笑意。若不是瞥見明珠過來,他還要接著練馬。烏珠穆沁每年都要往京城送馬,皇帝的御用馬以及皇家侍衛的坐騎都是來自烏珠穆沁。這會兒來到原產地,怎麼著也要親自訓出一匹鍾愛的好馬。

胤禔抬手招了招,護衛靠近身去,就聽他響亮地吩咐道:“解了馬鞍上的繩索,叫他們每人拾掇幾塊爛肉,扔去喂鷹。一個個都給我長記性了,我大清收留他們,居然還敢劫掠搶奪,下次可不就是割耳朵那麼便宜的事兒了,那一堆爛肉就是他們的下場。”

二十來個缺了左耳的蒙古漢子,被驅逐著走到一具早已面目全非、血肉剝離的殘軀跟前。個個臉色猶如被刷了一層白灰,瞳孔中除了驚懼再無別色。

遭噶爾丹偷襲戰敗後的喀爾喀部汗王攜帶家人以及殘餘部隊、牧民逃入漠南草原,尋求大清的庇護。雖說清廷劃出了部分草場收留難民,也提供日常所需的氈帳、牲畜、糧食等等。但實際上,這些援助頂多就是保障上層貴族的生活,而中下層的軍士以及牧民能得到的不過零零星星,餓死、凍死的比比皆是。

於是乎,喀爾喀部的難民中,那些殘兵敗將形成各股亂匪,專門劫掠漠南草原的牧民、朝廷驛站,甚至漠南蒙古貴族的馬畜衣物也難逃毒手。

而胤禔身後的這小撮劫匪就是其中之一,竟然膽大無畏到中途劫搶送往清軍的糧草。胤禔聞之,當即點了一隊兵馬,急馳而去,原本亂匪們也沒得手多少糧草,卻讓胤禔截住,殺了十幾個,活下的這二十來個則被捆了回來。

自打皇長子胤禔隨撫遠大將軍和碩裕親王福全率軍出古北口,浩浩蕩蕩奔赴草原。胤禔便是滿懷雄心壯志,只等一遭遇噶爾丹,就揮師迎上,殺他個片甲不留,有來無回。

大清最近一次用兵,是四年前康熙二十五年清軍兩千餘人圍困雅克薩,勒令沙俄軍投降,最終清軍取勝。而這回一舉集結十萬大軍迎戰噶爾丹,不可謂一場大戰。再者,裕親王手裡握有半數以上的主力軍,而出喜峰口的安北大將軍恭親王常寧要略遜許多。皇帝把胤禔放到裕親王身邊,顯見是給足了胤禔機會,胤禔也一直都是熱血沸騰,鬥志昂揚。

孰料,帶著三萬厄魯特兵的噶爾丹在得知大清的堅決態度後,囂張南下的勢頭及時收止,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今兒往南進上十幾裡,劫掠途經牧民,明兒又退回幾里。後兒-東-突-搶兩把,卻又迂迴西面,休整幾日。

於此,裕親王的大軍沒有與噶爾丹有過正面衝突,不過是先鋒部隊被動地跟著噶爾丹追來追去,意義不大。身為副將的胤禔幾次請命前往先鋒部隊,恨不能親自與厄魯特兵殺上一回,但主將伯父裕親王就是不鬆口。

皇帝把向來重視的皇長子交到自己手裡,福全心知肚明皇帝的用意。往後的大將軍必定是要授命胤禔的,保證胤禔安然無恙的前提下,要巧妙地助胤禔累積作戰經驗、提高軍中威望、收穫勝利勳章。帶兵打仗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身邊放著這麼一塊燒得赤紅的烙鐵,著實讓福全為難。

當然,至關重要的還是,這場戰役是皇帝親征,一切排程都是皇帝說了算。信使每天來回奔波在皇帝駐蹕的行宮與大軍駐營地之間,福全也是聽命而為。

只可惜,胤禔就像是一頭磨尖利角的鬥牛,天天困在營地,滿腔的熱血就要被躁狂洩光。再不找點動力激勵一番,他可真就忍耐不下去了。

偏這時,這些亂匪撞進了他手裡,倒叫他熱血沸騰了起來。一幫子白眼狼,沒我大清收留你們,早被噶爾丹滅在了漠北草原,居然跑我轄內打家劫舍來了,這不是找死嗎?

胤禔拿住他們的當場,箭無虛發,就狠狠過了把血腥的癮。剩餘的綁回營地,就當是慢慢消遣。手起刀落,二十幾只耳朵齊刷刷掉地地那一刻,慘叫響徹營地,胤禔聽在耳裡就是美妙的天籟之聲。

今兒一早,胤禔牽來自己的新坐騎,打算練練馬。這幫俘虜的領頭雙手被綁,繩子的另一頭就拴在了胤禔坐騎的馬鞍上。胤禔揮鞭跑馬,那名領頭起初還跟著跑,沒兩下跌倒身體撲地,就這樣一直被拖了一圈又一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