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產業鏈不全的下場(2 / 3)

小說:學霸終結者 作者:浙東匹夫

而顧莫傑始終不為所動,他只堅持本心,只聽本領域最專業人士的敏銳觀點。

“哼,就憑埃隆馬斯克這種‘整合商’,他懂個屁的衛星網際網路,眼高手低。”

對於如今的矽谷式科研創新能力,顧莫傑是深有所感的。

埃隆馬斯克這人,看起來挺牛逼,特斯拉無人車也搞,x-的可回收火箭也搞,但是實際上馬斯克的公司只是最後的系統總整合商。

網際網路時代科研的扁平化結構,在馬斯克這一群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實際上馬斯克的公司只是掌握了一個整合技術,而每一個零部件的核心技術他都沒有,他只能是負責定指標,定標準,讓外包的技術開發商幫他完成。

這種東西,在做做規模程度不高的定製產業——比如像特斯拉一樣,每年賣不到10萬輛車——是可以徹底玩轉的,沒什麼系統風險。

但是要想進一步進入規模化大生產,作為一項大工程實踐,美國人還差點火候。

如今這個時代,美國人已經把不再同時擁有科技和工程的前沿了——科技的前沿,依然在美國。工程的前沿,轉移到了中國。

如果沒了深市那茫茫多的產業基地,或者沒了臺積電,美國人連都造不出來。

而扎克小看網際網路衛星的冒進,在顧莫傑看來就是過於樂觀了。

論通訊,當今地球上最有發言權的當然就是夏為科技的任正義任總了。

他老人家都沒發話說網際網路衛星適合商用化,埃隆馬斯克算個屁啊。

不信?不信就看看美國人的思科當年是怎麼被任總一頓老拳揍得生活不能自理的。

思科的例子不夠的話,還有阿爾卡特、愛立信……當年的全球四大通訊基站裝置巨頭,還不是都被夏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顧莫傑在這個問題上只相信任老的意見。

“網際網路衛星,目前來看是個大坑。我也不說這東西行不行,就給你個資料,你自己判斷。”

顧莫傑約任老到江南會喝茶談事兒的時候,任老就是這麼說的。

“打個比方,我要是說網際網路衛星肯定賠,那也是不對的。但是這個東西有很大的侷限性。首先除非扎克伯格選擇用衛星把全地球的網際網路需求都鋪滿,否則在此之前他肯定只能選擇某些地理位置提供網際網路服務——據我所知,好像是衛星軌道問題。”

任老內行的是通訊,對於“衛星”這個屬性,他也不是很懂,所以只是略微提了一嘴。

但是顧莫傑自己懂這些常識。

因為他投資過北斗導航系統。

北斗導航當年為什麼要比gps系統多3顆前期定位星?這個道理和今天扎克伯格與埃隆馬斯克的網際網路衛星服務區選址,是相同的。

“這事兒我知道,因為如果網際網路衛星要固定為某一區域提供網路服務的話,那它就必須在靠近赤道的近似靜止軌道上執行。否則在低軌道上的衛星,兩三個鐘頭就繞地球轉一圈,半小時前還在歐洲上空,一會兒又到非洲上空,還怎麼提供網路服務。

只有類似於北斗導航的3顆前期導航星那樣的‘近似緯度靜止中軌道’,在相對固定的緯度上繞8字軌跡,才能提供區域性網路服務。”

顧莫傑的話外行人一般聽不懂,但是如果只翻譯結論的話,就容易理解了:

扎克伯格和埃隆馬斯克說的那玩意兒,只能服務於低緯度、赤道附近的國家。

拿出世界地圖看看,滿足這一條的只有東南亞、印度南部、中非洲,以及南美的委內瑞拉哥倫比亞這些地方。

所以扎克伯格的第一期試點才選擇了中非東部的坦尚尼亞、烏干達、肯亞作為試驗田。那都是物理規律決定的。

任老點點頭,表示就是顧莫傑說的這回事兒。

“然後我來說通訊問題。以現在的技術,這麼說吧:如果是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0個人以上的,或者假設手機/網路使用者10人以上的,那就不用想了,肯定是地面造鐵塔建基站更省錢。

但是如果在東非大草原上,比如肯亞自然保護區那種千里之內只有一些探險隊、旅遊團、原始部落的話,那麼衛星才會有優勢。

一個衛星上搭載的基站,可以容納的最大使用者數不會超過地面基站的20倍,但是目前發射一顆衛星的成本起碼是起一座地面鐵塔的600倍。

所以除非未來衛星發射成本降低30倍,或者進入5g時代之後衛星搭載容量巨幅提升,才有可能導致衛星網際網路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