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兵分兩路,王曼文負責飛機,孟謙要去談生意。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磋商,虛擬現實公司的股東面對日漸萎靡的公司業務,以及如今該領域巨頭化的發展,也確實喪失了信心。
加上助手拉爾夫找了厲害的律師和財務顧問,對方最終開價六百萬美元,轉手公司以及旗下所有的資產和專利<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急於建立公司的孟謙也沒猶豫太多,除了有好名字,該公司也有可利用的基礎,值不值得看人。對於一家被他認定未來要當壟斷巨頭的企業,他認為這六百萬非常值得,便爽快答應。
所以雙方進行了首次見面。
主要是商定交易方式、價格,再是清點公司資產,盤點負債情況等,總的收購達成後,孟謙需要支出600萬現金,再揹負該公司400萬的負債,總的花費要達到一千萬,也剛好在他預期內。
雙方都談成後,接下來就是擬訂協議以及籌備資金。資金對孟謙沒難度,他賬戶裡有超過三千萬的現金,交易隨時能展開。要注意的是法律條文,他可不想給將來留什麼隱患,責任要分清。
等一天後,律師傳來答覆。
雙方隨即安排簽約,孟謙將以600萬加揹負400萬債務的方式,收購虛擬現實公司99.5%的股份,剩下的0.5%被創始人持有,但只要孟謙再度融資,遲早會被稀釋得忽略不計,這方面不是問題。
簽約成功後,孟謙就交代拉爾夫準備公司搬遷問題。其實在矽谷是挺不錯的,但目前他的事業太分散,往返浪費時間。最好是集中到一塊,把vr公司搬去舊金山,方便來往也方便拓展。
……
繞了幾個彎。vr公司終於被孟謙收入囊中。接下來就是按照計劃擴張,首先是資金。孟謙已經提前跟準備好資金,孟氏集團會為vr公司提供1.5億美元的投資——公司投資,能節省一筆個稅。
vr公司將遷址到舊金山市中心,租用某高檔寫字樓的的一部分作為辦公地。同時人手的招聘、軟體開發上該挖的牆角,都列為當前的主要計劃。公司的管理人員,也要委託獵頭幫忙。
資金到手後,vr的實驗室立馬成立,研究裝置的、雲服務技術的、系統軟體的。都建立起來,人手也挖來;另一方面,腦波遙控的幾項專利,公司也出資,獲得了十年期的使用資格。
事情都安排下去,靜候成果。
另一方面,王曼文也幫他把購買飛機的問題處理妥善。
買一架飛機是孟謙國內就有的夢想,可惜空域管制、機場數量等方面都無法滿足隨意使用的條件,私人飛機的起飛手續,比民航客機還多!富豪買它。本來就是圖方便快捷的,現在卻更慢?
所以他的私人飛機夢在國內覆滅了,但在美國再次點燃。
美國的機場多不勝數。超過1.8萬座,中國只有不到300座,差距之大可想而知。當然美國的小機場很多,但多數公務機都是跑通航機場的,小機場不是問題,兩公里的跑道完全能讓它們起降。
他的購機預算有3000萬美元,就不知道夠不夠?聽說一架灣流g550,至少在5500萬美元以上,航程1.2萬公里。他消費不起這種級別的。要更小一點,也不用上萬公里的洲際航程。應該夠用吧?
王曼文給了肯定回答:“三千萬的預算非常寬裕,除去航程在一萬公里以上的洲際飛機。你幾乎都能買下。”
“種類呢?”孟謙問。
王曼文把平板交給它:“按照你的要求篩選的結果,從中型到大型都有,品牌集中在龐巴迪、巴航和塞斯納<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看來王曼文跟黑卡秘書溝通很順利,她拿到了各類飛機的效能資料、指導價格、實拍圖都有,看著賞心悅目。
只不過看了幾種,他有疑惑:“都沒有現貨?”
王曼文解釋:“公務機是訂單生產模式,不會有現貨,都是客戶交了訂單才製作,一些熱門的機型,訂單往往都排到了幾年後。”
“那我現在買也得等好多年了?”孟謙皺眉頭,他就想現在用,還得等三四年,開什麼國際玩笑?
“現貨可遇不可求。”王曼文無能為力,但給了另一條路:“你看這邊,美國的二手航空市場十分繁榮。”
孟謙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