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劉建豪來電話,約定時間。
地點位於某家商務會所,孟謙次日準時赴會。據說那位大哥劉建業是個海歸派,名牌大學畢業,管理著一家價值數百億美元的投資企業,海外發展很猛,在國內也有很多出色的投資。
這來頭確實挺猛的,更別說幕後那些千絲萬縷的權貴關係。當見到真人後,更是風度翩翩一表人才,有錢有樣貌,家族也有實力……現代版白馬王子吧。比較平衡的是,王子三十多歲,已不年輕。
“這位是我大哥,劉建業,中雲投資的總裁。”
“這是我朋友,孟謙,富國能源的老總。”
劉建豪簡單介紹兩位,劉建業的來頭很大,人卻沒有架子——他主動伸出手,面帶微笑:“很高興認識你,孟先生。”
“我也是,劉先生。”孟謙點頭。
“這邊請。”劉建業側身示意,兩個西裝革履,打扮認真的商務人士落座,倒是劉建豪休閒裝,相對隨意。
劉建業開啟話匣子:“今天的天氣挺不錯的,初春的海市很少有這種晴朗。”
“是的,去年我記得陰天的多,街上冷颼颼。”孟謙接上,兩人聊了幾句天氣,然後來到正題。
“關於富國能源的電池,我這陣子惡補了些。”劉建業談論著,“我很佩服,它是一項非常驚人的科技。”
“過獎,劉先生。”孟謙謙虛。
劉建業繼續:“孟先生作為一名創業者,我能理解你在資金方面的難題,所以我願意給你提供發展助力。”
孟謙也直言:“其實說白了,大家都對它感興趣,我更希望找到能認清它價值,賞識它的合作伙伴。”
劉建業點頭:“我投資過很多科技企業,尤為青睞富國能源的前景。”
劉建業確實在富國能源身上下了功夫,從他回到中國後,便直接從官方拿到富國能源和孟謙的資料,掌握了該公司最近的經營情況、近期的重大決策,還有孟謙這個人的經歷,能力問題<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有關部門給孟謙的定位是“技術天才”,管理能力還在其次。但關鍵一點是,新型電池的專利技術都在他手裡,是他授權富國能源進行生產活動的,所以這個人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如果技術出自公司團隊,他大手筆控股便可。
但技術出自個人,專利屬於孟謙是全世界公認的,就得跟人打交道。
因此劉建業說:“考慮到該技術的前景,我願意以110億收購其45%的股權,針對你公司高層人員缺乏的情況,我會推薦管理方面的人才,任免權在於你。業務方面,我有能力幫你搭國外的線。”
孟謙考慮著劉建業的條件,對方報價豪爽,直接把富國能源的估值定在245億,超過宗巖的最高200億。但45%太多,孟謙清楚它未來會更值錢,所以說:“我暫時不想轉手這麼多的股份。”
劉建業考慮自己最近大手筆出資,對縮緊的資金鍊也有影響,幾個念頭快速閃過,便推出第二種方案:“我也可以出資40億收購你20%的股份,這筆資金足夠讓你建設電池工廠,站穩腳跟。”
孟謙眼前一亮,這個倒是更實惠。
“在你希望申請的高新技術企業上,我所擁有的人脈可以輕鬆幫你解決,你公司將享有15%的低稅率,今後每年至少節省十幾億的稅費,同時我可以幫你爭取國家的低息貸款,無償補貼等。”
這幾句話正中孟謙下懷。
要知道中國難辦事是比較普遍的,公務員都跟大爺一樣光吃飯不幹活,譬如劉建業列舉的這幾項,低稅率、低息貸款,還有國家補助……都是大好處。想要實現,對於他可能就是幾句話的事。
孟謙壓下內心的滿意,開口道:“35億15%,我傾向這個價格。”
劉建業搖頭:“這對你公司現階段的估值,未免超出太多。”
“我可以算一筆最簡單的賬。”孟謙對他說,“你融資的35億,能夠帶來1.5億塊電池每年的產能,若以目前的均價,它每年的營收將達到200億,這筆錢再用於擴建,營收還會翻番。”
劉建業指出:“第一,你工廠從建設到完全運作,需要起碼兩年時間;第二,營收不代表可支配的淨利潤,200億營收,十幾億淨利的事情不少見;第三,合作帶來的無形價值,你沒考慮。”
孟謙沒有退步:“目光再放遠,它除了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