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電池的驚豔亮相在國內引發熱潮,使用者追捧、廠商緊張後,這股火熱還不斷向海外蔓延。最先被吸引到的無疑是手機制造商,銷量世界最高的三星、擁有無數忠實粉絲的蘋果,目光聚焦。
兩家企業都對影響新型技術極為關注,早在華威開始宣傳x7的那時候,就已經留了心眼,如今引發追捧熱潮,終於讓巨頭們按捺不住,中華區的技術部、高管們開始商議對策,準備進行接洽。
就連中國某家軍工企業,也在研究這項技術。早在華威簽下第一筆電池合作時,有關部門就獲得了電池樣品,只是沒有聲張,華威也沒有洩露風聲。但這種超前的技術,國家一定會留心的。
雖然說軍事科技永遠都會領先民用,大國們也都有提高電池容量的辦法,翻五倍、翻十倍的都有,只是成本太高,永遠只能戰略用。如今這款民間產品,居然爆發了很多亮點,成本還很低<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效能雖然不算意外,但重點是成本控制得很低,軍事科技的水準雖然高,但量產的成本太高,誰也耗不起。如今有技術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絕對是個大優勢。唯一就是技術破解有難度。
雖然肯花錢、耗時間的話,技術遲早會攻破。
但最簡單的辦法是:上門交易。
所以很短的時間內,富國能源的資料、專利,甚至是孟謙和團隊的資料,都被整理起來,交給有關部門參考。該公司的資金需求,發展前景、孟謙這個人的能力、性格……都有相應的報告呈現。
……
姑且不論外界的火熱,在華威第二輪發售後,孟謙就忙碌起來。
公司展開了多次會議,針對的是合作目標、工廠擴建、公司價值評估等等事關前途的事。目前是公司發展的最佳階段,把握好每一個細節,能讓它更快成長,創造更龐大的價值和利潤。
把目光放低,孟謙先重點討論國內。
副總宗巖正在簡要介紹資料。
“根據新出爐的2013年世界智慧手機出貨量統計,成功突破十億,中國就佔了一半,達到五億,華威則超過六千萬,並且在向中高階轉型,也非常符合我們高階電池消費群體的計劃。”
臺下的孟謙聆聽著,公司的電池成本比普通電池高,售價自然也高,x7電池採購價都有125,零售起碼200以上,所以瞄準的市場是中高階,低端手機斷然消費不了,低端也給不了利潤。
“目前華威很樂意與我們展開長期合作,但問題是,我們的產量非常低,按照現在的規模,一年最多能生產300萬塊手機電池,光華威的中高階機型,就不止千萬。所以我們的第一步是增產。”
孟謙也考慮過,針對需求量,擴增五十倍最好。
五十倍無疑是個大手筆,但即便如此,年產量仍只有1.5億塊左右,大概佔全球手機市場的15%,與當初孟謙發出的野心相似。但實際需求更猛,國外的三星和蘋果,兩家總和超過四億部。
孟謙不想放棄到嘴邊的肉,可問題是:資金。
宗巖分析了內外因素,然後也給出了富國能源目前的估值,雖然未來可能價值千億,但就目前,參考它的產能、影響力、銷售市場等,宗巖給出了180億到200億的估測,作為融資合作的參考。
估值不算高,主要因為富國能源還沒發展起來。
沒錢無法發展,沒發展就沒錢……孟謙頭疼這個怪圈,若是現在能砸上百億去建工廠,再與全世界的手機商簽訂協議,保證富國能源的價值立馬飆數千億。但這有點遠,得先考慮現實。
孟謙問宗巖:“與華威的談判如何了?”
公司與華威的頻繁接觸已經天下皆知,為此公司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三百多人,過半都是營業部門的。不光華威,國內的手機商都踏破門檻,國外的也開始與它們聯絡,人手遠遠不夠。
宗巖回答:“長期合作我們都達成一致,提價他們也接受,分歧在於獨家合作的費用,我們開價10億作為國內獨家合作的價碼,而華威指出我們目前的產量抵不過10億的價值,他們虧大<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所謂的國內獨家合作,自然能夠幫助華威虐殺其它國內品牌,這是它們無比樂意的,但要為此付出10億保護費?富國能源的產量撐死也就千萬,還不夠它們消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