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班頭,你去跑一趟,把杜春和他的家人帶來。”
漢井縣縣令叫來了縣衙的捕頭,儘管做出決定跟本心有違,但在太平軍的威脅下,他別無選擇。一家的安危,跟整個漢井縣幾萬百姓和自己的前途比起來,哪個更重要,根本不需比較。
“本官這也是為了大局。”
他這樣在心裡安慰著自己<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叫魏班頭的捕頭,先前就在這城牆上,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他可不像漢井縣縣令想那麼多,答應的十分果斷。只要能趕緊把這上萬反賊送走,交出區區一個釀酒大師傅又算的了什麼?
就算把整個漢井坊的酒鋪送給他們,那都不叫事!
“記得別弄錯人了,是漢井坊酒鋪的杜春!還有他的家人,酒麴也要……算了,某親自跟你跑一趟!”
叮囑了幾句,陳允鋒覺得有些不放心,於是親自跟著魏班頭下了城。
在《帝國》中,漢井坊名酒的崛起有著諸多原因。比如杜春四代家傳的釀酒經驗、漢井縣本地的山泉水質清甜、價格上有競爭力等等,但這些都不是無法替代的。最核心的因素有兩個:杜春改良後的二道蒸餾釀酒工藝,還有獨到的酒麴。
工藝且不提,好的酒麴對於酒品質的影響有多大,就不用贅述了吧?
只要能保證這兩個最核心的點,陳武就能在別的地方複製漢井坊的傳奇。
封建時代,能夠暢銷天下、賺取滾滾暴利的行業和商品十分有限。鹽鐵無疑是大頭,只可惜牢牢被帝國皇室和貴族世家把持,外人難以插手;剩下的無非也就是布匹、糧食、茶葉和瓷器這幾種。但糧食和布匹之流,同樣也被各大世家豪商佔據了絕對的份額。賺點小錢不難,想真正做大,必然會遭遇他們的聯手打壓。
酒就不同了。
這是一個有著不亞於茶葉的巨大市場,有著驚人的暴利,相較而言也更難壟斷。帝國那些傳統的名酒,竹葉青也好、劍南春也好、白玉堂也好,每一種都堪稱是一棵搖錢樹,能夠源源不斷的為主家提供每年幾百上千萬金幣的鉅額收入。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是一個非常穩定、可以世代不移做下去的產業!
陳武起兵以來,接連攻破沂城、鹿山、隆山、武安,還以林家的安危為要挾,達成了一筆高達五百萬帝國金幣的交易。拿到手後,義軍現在的賬面上已經有了堪堪過八位數的財富。這無疑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普通人幾輩子也揮霍不完。可想要用來擴軍、成大業,卻是一個近乎無底的黑洞,再多的錢早晚也有花完的時候。
陳武有必要給自己提前找幾個滾滾不盡的財源。
現在還不怎麼出名、但只消一兩年後就會名聲大噪的漢井坊名酒,無疑就是這樣一條財路!
這個行業,若是運作的好了,足以支撐起半個郡的財政!
更加絕配的是,釀酒需要的水源,還有大宗糧食,陳武東進的目的地松江郡都不缺——作為僅次於蕪湖的頂級產量區,松江郡的大米跟松江棉布一樣,也是天下聞名的。由於水網交錯,同樣不缺乏優質的水源!
早在武安的西門戶壽川,跟十三家義軍勢力一起喝酒、嚐到漢井坊的那一刻,陳武的心裡就隱隱有了一個想法的雛形。城衛軍的突然出京,逼得義軍放棄原計劃、戰略東進轉移,途徑漢井縣,則讓這一切變成了水到渠成!
………
在城頭上的官軍緊張的跟太平軍對峙了大半個時辰後,幾輛馬車趕了回來。
最前面的馬車上,坐的是身上有股子除不掉的酒糟氣味、頭髮有些蓬鬆的杜春,以及他的一家老小共計六口;後面的馬車則是跟釀酒有關的東西,全都是陳允鋒命人從漢井坊中搬過來的,還有不少大小不等的罈子和酒甕<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因為不清楚自己犯了什麼事,杜春的家小瞧上去頗有些驚慌。
杜春雖然勉強還能保持鎮定,但緊繃的臉色出賣了他。
當杜春一家人在魏班頭和陳允鋒要求下登上城頭,看到外面殺氣騰騰的上萬太平軍後,他們終於得知發生什麼事了。
“太爺大人,請給小民做主啊!”
太平軍叛亂這麼大的事,杜春就算再怎麼不關心世事,多少也有所耳聞。此刻見到賊人竟然要把自家綁走,聽多了各種謠言的他嚇得魂飛魄散,跪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