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這樁案子很快將登萊府和花蓮府牽扯了進來,最後甚至驚動了陳武本人。
最終,還是陳武示意財政署拿出了一個各打五十板的方案。取消對鶯歌海鹽場的優惠待遇,讓兩個鹽場的海鹽平等競爭。但是,鹽的出場價規定了一個最低價。這樣一來,由於運費的緣故,鹽販賣的越遠價格就越高,最終會讓兩個鹽場達到某個平衡。
當然,這個規定只限於松江四郡的範圍內。登萊海鹽原本販賣往其他郡的業務,松江是不會插手的。鶯歌海鹽場若是樂於競爭、搞低價傾銷,陳武也管不著,反正最後搶的是別家的市場。
………
鹽場的案子,只是東海郡逐漸融入松江體系的一個縮影。
在很多松江官員看來,這個郡的最大意義,就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晉身機會。誰都知道,隨著松江三郡的行政改革完成、統治逐漸穩固,松江三郡本地已經沒有了太多機會。像松江軍入主之初那樣,隨便一個官吏都能被越級提拔的事情越來越罕見。如果靠正常的熬資歷和行政署考評,不知道要幾年才能提上一提。
但東海郡的歸附,讓很多人都眼前一亮。
要知道,松江軍在行政改革後,部門跟帝國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新設立的工部、新聞發行署等,雖然開前朝先河,但幾年下來誰都能看出泰王的重視,是很重要的部門。而東海郡一旦改革,最可能的就是從松江三郡抽調骨幹填充過去,多半會就地提上一級!
黃琛就是調派到東海郡的一員。
這個老家在原山郡單縣的小貴族之子,最初是看了松江的招賢令後,主動前來應聘的官吏,最後當了一個內政署刑偵檔案書記員。後來,在歪頭山鐵礦的開採上,黃琛家還出了不小的力氣。在坑了原山郡地方勢力一把後,更是整家搬遷到了登州。
就這件事,松江對黃琛其實是有虧欠的。
雖說當時就給他記了一功,但想要快速提拔是不現實的。這次東海郡的機會,松江的高層便考慮到了這點,將黃琛派到了登萊府。原本的職位直接提了一整級,變成了登萊府的檔案書記官。從一個小類的書記員,最終做到了整個登萊府的檔案書記官,成為了一個職位相當重要的中層官員,不得不說是仕途上的飛躍。
對這個明顯的提拔,黃琛自然是十二分滿意。尤其是當他聽說,背後是泰王殿下欽點後,內心的感恩和忠誠更是達到了頂點。
辦好了登州這邊的職務交接,跟原來同事喝了慶祝酒,第一時間收拾行裝、租了一輛馬車,意氣風發的前往了東海登萊。
新官員的抵達,自然意味著大批原官員的罷免和調任。
在近萬名松江軍佔領了除渤海府外的東海四府後,整個東海的地方官員已經掀不起任何風浪。縱然有不滿,也只能乖乖接受。有的辭官掛印而去,也有的索性追隨前總督宗翰臨他們,一併退守到渤海自治領。儘管這樣的大規模調整不可避免的會帶來混亂,但隨著這個過程逐漸完成,東海郡會徹底融入松江軍的體系中。
不僅僅是文官體系,軍事上也一樣。
其實,在陳武原本的計劃中,拿下東海的過程中,會順帶將東海兩個警備旅團和東海水師一併全盤接收的。但乾明德在裡面若隱若現的推了一手後,前總督宗翰臨硬生生將一個完備的警備旅團給抽走了。這個等若於從陳武手上割肉的舉動,自然讓他大為不滿,但限於跟乾明德的約定,又不好公然進入渤海府對宗翰臨對手。
只能讓進入渤海的松江軍抽出一部分人,堵到了登萊的北面、跟渤海自治領接壤的地方。
即是一種監視行為,也某種程度上表達了松江的不滿!
好在,陸軍雖然少了一個旅團,但東海水師還是完整落入陳武手上的。經過前端時間的安撫和嘉獎,原本還有些不安的東海水師人心暫時安定下來。得益於人事並未調動,餉銀開支等一切照舊,東海水師成為整個東海郡受影響最小的勢力。不僅原本的行動繼續,就連新造的戰船都沒耽擱哪怕一天,如期下水。
這樣的平靜,無形中給了很多東海水師將士一個錯覺。那就是泰王雖然重視水師發展,但並沒有要插手東海水師的意思。這個利益交錯、內部派系林立的龐然大物,哪怕換了一個主家,仍舊像先前那樣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
在被陳武親自招到登州之前,東海水師的提督鄭城也有這樣的懷疑。
只是,在他見到了剛剛帶來寧海水師從北呂宋回來的寧海水師提督施梁、泉州船政司的司長、以及泰王陳武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