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了一點:松江軍的入主,跟官員的正常更替性質截然不同!
往裡的官員輪換,都是帝國自己內部的變更,誰來擔任都一樣。但眼下帝國的局面中,松江軍儼然是三分的一環,是一個名義上統一、實際上獨立割據的勢力。內戰爆發前,松江軍好歹還對中州有名義上的稅收和貢糧。到內戰爆發後,松江軍果斷的斷絕了跟中州的一切關聯。
這種情況下,松江軍的入主就很有味道了。
不管是出於穩定民心政局、最快鞏固自己在東海的統治,亦或是其他考慮,松江軍都需要拿幾個惡人開刀。
毫無疑問,在平民百姓的眼中,他曹老財是最被人憎惡的一位,沒有之一!
他們不會看到糧價推高背後的利益鏈條,只有一個樸素簡單的思維邏輯:糧食是在曹家糧鋪買的——糧價暴漲——曹老財發黑心財!
若是殺了他平民憤,然後調低糧價,松江軍不僅能在頃刻間盡收東海郡的人心,更能合情合理的將曹家三代的財富收入財政。而且,松江軍是外來的勢力,拳頭又足夠大,根本無需介意曹老財在本地的關係網。
軍情局的暗探,就是看中了這點,才果斷的獨身登門,並且根本不怕曹老財有異心。
為了更好的嚇阻對方,讓其聽話,暗探還將剛剛傳來的、松江軍在豐泉府的平定糧價行為抖落出來,言辭中頗有誇張和恫嚇。目的只有一個,讓曹老財確信松江軍入城後,必然會第一個清算自己,而且是抄家滅族、沒有絲毫迴環餘地的那種!
松江軍可怕不可怕?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可若是知道自己必死無疑,曹老財還會怕嗎?
逃肯定是不行的,一來曹老財捨不得自己三代家業。二來,永順府城主的訊息也早已經傳開,誰都知道暗裡已經有松江軍的人盯住他們。真要是逃出城,除非很短的時間飛出東海郡,否則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人追上來拿下。
這種情況下,似乎只有眼前這位暗探所說,刺殺岑武坤、引爆東海和松江的戰爭了。
曹老財雖然對結果不報希望,但架不住軍情局密探的口才極好,給他分析了一個美好的可能:松江軍的主力派往了原山郡跟安慶郡的邊界、參與了中路軍;派往東海郡的,只有數量不足萬人的部隊,而且沒帶太多攻城武器。仗著東海郡的城牆,還有城內一個警備旅團,未必不能支撐一段時間。
只要局勢僵持下去,看到機會,盤踞在渤海的宗翰臨總督說不定會派軍南下,從背後偷襲攻城的部隊!
那樣的話,東海城的危機就自動化解了,他曹老財的三代產業也能得以保全!
哪怕這分析太過縹緲虛幻,但只要有一兩分可能,眼下的曹老財就別無選擇,只能這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