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這讓宋無畏有點扼腕嘆息,但又有些慶幸。若非如此,這座價值驚人的鐵礦又如何能輪到松江軍來開採呢?
倘若旭川藩的島津家真的早早發現了這裡,憑藉開發鐵礦的滾滾暴利,組建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一躍成為最大的大名,那以松江軍現在的水師戰力,根本沒有染指的可能!
………
在宋無畏的嚴令保密中,旭川鐵礦在松江軍和旭川藩中成為一個絕密。
新招募的本地東夷武士,被編成了挺身隊。拿著島津家武士們遺落的武器,開始了前期的訓練。松江軍的探礦人員,並沒急著立即徵召人手開發,而是先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然後才開始了前期的籌備。
差不多一個多月後,寧海水師艦隊再度靠岸。
這一次,艦隊的運氣就沒上次那麼好了。在海上遭遇了突如其來的風暴,至少四五艘戰船受損,另有一艘兵船進水沉沒,外加損失了一批物資。沉沒的兵船,最終僅僅只有七八名水手獲救。保守估計遇難的至少在百人之上!
當這一批運載的第四師團步兵終於踏上了旭川藩的土地後,很多人都忍不住激動的哭了起來,對大海生出了深深的恐懼和忌憚——但他們不知道。這樣的風暴在海上根本不算什麼。僅僅沉沒一艘,已經算運氣很好了。若是真的遭遇了暴風雨和滔天巨浪。整支艦隊都有可能全員覆滅!
可別管怎麼說,駐紮在旭川藩的宋無畏總算迎來了一隊強有力的盟友。
由於旭川藩的戰事已經解決,而且未來可預見的時間沒並沒有擴大戰事的想法,因此這一次運來的部隊全部為步軍,數量足足有兩千五百人。儘管海上損失了一些,但算上臨時招募的那些炮灰的話,總數量仍舊超過了一個旅團!
在庫克島上,這樣一個裝備精良的旅團。已經是十分強大的戰力。
只要松江軍不主動出擊,遠征德川、柴田這樣的頂級大名,安安穩穩守著旭川藩,沒有任何人敢找、或者說能夠擊敗他們。
為了不至於刺激到其他大名,這一批士兵登陸後並沒有入駐旭川藩,而是暫時停靠在了登岸附近的漁村那邊,並且進行了必要的訊息封鎖。宋無畏準備等再過些時日,情況進一步緩和了,再主動透漏一些訊息,這樣可以最大限度打消其他大名對增兵行動的疑慮。
與此同時。由於旭川藩內已經有了足夠自保的力量,再加上對旭川鐵礦的前期探查有了一定結果,松江軍開始真正著手開發這座鐵礦。
以修建一座額外的兵營和校場為由。松江軍用每天每人兩斤糧食為代價,輕而易舉的招募了大批勞工。隨後,這些勞工在旭川鐵礦所在山谷的外面,以最短的時間興建起了一批簡陋的營地——這些勞工們不知道的是,他們修建的並不是什麼軍營,而是日後給勞工們居住的工棚!
因為這裡是遠離大陸的庫克島,民情跟帝國截然不同,身為征服者和統治者的松江軍,準備採用跟歪頭山鐵礦截然不同的形勢。招募足夠的礦工後。他們將會進行嚴格的封鎖和保密。所有礦工都必須居住在工棚內,每個月方可跟家人見一面。而且必須在松江軍士兵的監視下。若是有人走漏訊息,查出來的話全家處斬!
透過這樣的封閉式開採。旭川鐵礦的存在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密。由於開採的鐵礦會直接裝車運到海岸,裝上船隊送回松江三郡,全程不會流入庫克島上一塊,這個巨大的秘密很有可能保持五年甚至十年。
或許被徵召的礦工們會對此不滿,但只要能吃飽,在島上願意幹這個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輔以刀槍的威脅,一切可能的反抗都會被彈壓。
這裡,將會為松江軍的騰飛源源不斷的注入動力——哪怕代價是成千上萬東夷礦工的血汗和屍骸!
………
陳武從旭川藩那裡收到好訊息的時候,時間已經進入到了大陸歷675年的春天。
由於各方面都已經平穩下來,松江三郡步入了一個穩定的發展階段。只等旭川鐵礦那邊投產,源源不斷的優質鐵礦石以低廉的價格運回來,就能給松江三郡的經濟帶來新一輪的騰飛。
然而,相比於松江軍的旭日初昇,東大陸的其他勢力情況都不怎麼好。
去年第二次天南戰爭失敗,讓阿曼人承受了巨大的損失,大元河的突發洪水,更是給清邁平原帶來了一場災難。一直到了現在,那場洪水帶來的破壞和後續影響才初步被平息。阿曼人拿出了數百萬金幣賑災,才勉強讓上下數十萬百姓初步重建家園、恢復了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