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人真的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民族。
接管了旭川藩幾日後,宋無畏真切的感受到了這點。他們欺軟怕硬,但性子中又有股殘忍和狠勁。可一旦將他們打服之後,這些人又會變得相當溫馴,十分崇拜強者。
進攻旭川城的一戰中,旭川城內普通平民死傷至少以千來計算。按理說,這麼大的傷亡,再加上先前先前忠於的島津家被覆滅,這些城內的百姓應該十分仇恨松江軍才對。入城幾天以來,宋無畏也命手下嚴加防範,提防普通百姓的偷襲、刺殺和下毒。可事實卻是,儘管不是沒有這種行動,但數量卻遠遠低於他的想象。
幾天下來,一共也只有三起企圖偷襲的事情,而且全都是島津家武士的漏網之魚。本地的普通百姓,臉上雖然有悲慼和愁苦,但看向松江軍士兵們的眼神中卻只有敬畏。
這要是放到東大陸的歷朝歷代,類似的襲擊怕是早就不知道多少起了!
宋無畏猜測,或許是庫克島上的風俗就是這樣。大名們打來打去,一塊地盤幾年可能反覆易手,導致東夷人中除了依附大名的武士階層肯死戰,普通百姓並沒有多少忠心,畏威而不畏德。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庫克島的平民們壓力太大,生活條件也太差。飯都吃不飽,哪還有閒心在乎統治自己的是誰呢?
坦率而言,作為東大陸帝國受過正統教育的軍官,宋無畏對這點非常看不慣。可就眼下情況來看,東夷人的這個特點對松江軍來說反而是件好事。
就連經歷了一場大戰的旭川城都是如此,可想而知旭川藩的其他地方會是怎樣。松江軍沒費多少力氣,就鞏固了自己在這塊三分之一個魚陽府的土地上的統治。
確認形勢穩固下來,島內其他大名也沒有強行聯合的跡象。外海上的艦隊放下了最後一批物資,開始掉頭返航,準備運載第二批部隊登陸。
宋無畏則作為旭川藩的最高軍事主官。在戰爭初步結束後開始推進既定的任務。
首先,利用還算充沛的糧食和接管自島津家的一批財富。宋無畏輕鬆招募起了一批吃不上飯的本地平民和流浪武士。將他們單獨變成一營,開始了先期的新兵訓練,用來彌補兵力的不足。日後若是還有戰爭,也可以用他們充當炮灰,讓東夷人和東夷人自相殘殺。
在這點進行的同時,第二個任務就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了。
千里迢迢跨海來到這裡,動用這麼多船,為的可不是對付一個不起眼的大名。陳武所要的。是旭川藩領地內的大鐵礦!
然而,貧困的旭川藩,真的存在這樣的大鐵礦嗎?
宋無畏對此是有些懷疑的。
只可惜,僅僅幾天之後,他就發現自己的疑慮太過可笑了。總督的情報,遠比他想象的還要精確。按照陳武給他的極其簡易的地圖,再加上幾條比較明顯的標識,宋無畏的手下護送著一隊隨行的探礦隊員,很快找到了那座旭川鐵礦——旭川藩畢竟不大,除卻城鎮和田地外。有限的面積就那麼多,再加上陳武的提點,幾乎是那隊探礦隊員生涯中發現最容易的一座礦。
它位於一個看上去不起眼。但在旭川藩當地平民口中卻被稱為禁地的山谷中。
這裡曾經是島津家興起之前,上代大名戰死的地方。本身就帶有了幾分傳奇的色彩,而之後幾年中的一個雨夜,有浪人無意中路過這裡,竟然看到了疑似幻象和鬼怪的景象,簡直就像是戰死的大名重生。更讓他們恐懼的是,這裡每逢雷雨,頻頻遭受雷電轟擊,地面上更是罕見成材的蒼天大樹。
種種訊息傳開。人人都將這裡視為被大名死後亡魂徘徊的地方。頻繁的雷擊,是上天對大名鬼神的天譴。生人若是隨意進入這裡。會遭到大名亡魂的詛咒。正因此,松江軍計程車兵和探礦人員尋找本地的嚮導時。根本沒人敢進去。最後還是開了高價,才有不怕死的青年大著膽子帶人在外圍逛了一圈,然後就匆匆離開。
這些半真半假的傳言,讓這片山谷多年來沒人敢進。但只要是對地質和鐵礦熟悉的老人,很清楚就能猜到一二,這裡或許真的有大鐵礦。
事實沒讓他們失望,隨意轉了幾圈,他們就在這裡找到了進一步的證據,並在兩週之後確定了第一處適合開挖的礦點。縱然還沒經過全面的評估,僅僅是眼下的冰山一角,就讓這些探礦的師傅們極度振奮了。
所有人都堅信,這是一個規模遠遠超過歪頭山鐵礦的大礦!
可笑的是,貧窮的東夷人卻因為流言和迷信,百年來沒人敢深入這裡。以至於空守寶山,坐擁這樣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