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名騎手本身就很容易引人矚目。如何能夠不令人起疑的抵達飛沙堰附近,直接干係到整個行動的成敗。
為此,這些騎兵們不得不進行了偽裝。
他們身上穿的軍袍,都是阿曼王國的軍袍,手中持有軍情處偽造的公文。這些被選出來的騎兵,也大都是對阿曼人有些瞭解的。除非恰好撞上搞情報的黑衣衛,很難分辨出來。
至於行進的路線,這個倒不是問題,只要沿著大元河一路往上游前進就行,絕對不會迷路。
一路晝夜兼程,儘可能避開人多的大路。吃了難以想象的苦頭後,總算抵達了飛沙堰所在的岷山。因為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是前順化朝主持的,再加上已經有了不少年頭,阿曼王國對這裡關注程度不高,他們也沒想過會有敵人能潛入到這裡搞破壞。僅僅只有當地官府和最近的村民,各自派了一隊人在這裡監察水情。
輕車熟路的抓了兩名當地山民,假借阿曼官軍騎兵的名義,輕而易舉的就從他倆嘴中問出了想要的東西。
滅口之後,騎兵們迅速行動起來,幹掉了在這裡巡視的村民,然後開始了掘堤。
為了能儘可能的迷惑敵人,他們還在附近留下了幾樣西漠中沙漠民族的飾物。那是軍情處的人員,在得了陳武的命令後,好不容易從寧海郡幾個喜歡收藏的大商人那裡弄到的。反正在年初的時候,阿曼人因為金礦的事跟沙漠民族起了衝突,還遭到過幾千人的報復。
如果乾元基沒有調查飛沙堰崩潰的事,那自然最好。若是有人調查,順著線索查到這些飾物,那也能起到一些誤導的效果。至於說乾元基會不會信,遠在西邊荒漠深處中的人又是如何跑到清邁平原上的,那就不是松江軍需要操心的了。
至於飛沙堰垮塌之後,這些騎兵們如何返回,陳武同樣也給出了計劃。
隨著大元河的下游被洪水淹沒,原路返回肯定是不行的。他們將會直接往北走,從紅河谷的西北端九十度向東,最終從陸路退回南峰要塞下。那時候,南峰要塞下的阿曼大軍應該早就走了。
在這個世界上,破壞永遠是比建造容易百倍千倍的事。
修成這座飛沙堰的時候,順化王朝的人耗費了難以想象的人力物力,整整用了四年時間,還是藉助了地勢,這才完成了初期的工程,之後的擴建、維護更不用說。但想要破壞它,僅僅只需要上百名騎兵在上面稍稍挖開一個缺口。水流外洩的巨大壓力,會不斷沖刷、擴大這個缺口,最終讓整個飛沙堰徹底垮塌!
“希望三清道尊不會怪我!”
念過幾本道書的騎兵大隊長看著飛沙堰內側浩瀚的青衣江水流,默默在心裡唸叨了一句,命手下挖開了最後一段,然後飛一般的打馬往北逃離。
伴隨著隆隆聲響,頃刻之後,一場本不會出現的洪災從大元河一路衝向了下游。
這是阿曼人十五年來最大的一場水災!
………
大元河上游突發洪水,八百里沿岸的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
不僅如此,由於大元河的河道地勢較高,河水朝兩側的稻田和水渠倒灌,對清邁平原今年的第二季水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但凡在大元河流域內的,輕者減產、重則絕收,給阿曼人今年的糧食產量帶來沉重的打擊。
哪怕整個災難的評估,各地的報告等等,都還沒有送過來,但僅僅只是這個訊息,就足以讓南峰要塞外的阿曼文武官員們絕望了。
連續兩次天南戰爭,消耗了大量的糧食和財富。眼下,很可能多達幾十萬百姓的賑災、救災,耗費的人力物力都是一個難以想象的數字。如果處理的不及時,那些南泰遺民和順化人再在其中煽風點火、掀起民變,那阿曼王國過去十多年好不容易穩定的地盤,將會一夜間倒退回剛剛吞併順化王朝的時候。
“該死,雨季的時候都沒事,為什麼秋汛都過了,大元河反而鬧起了洪災!”
薩拉丁臉色憔悴到了極點,遠遠看著一度登上去過、現在卻似乎遙不可及的南峰要塞城頭,默然了良久,終究在極度的不甘中再度做出了撤軍的命令。
或許,從一開始自己圖謀乾元帝國的策略就是錯誤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