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決堤的飛沙堰(1 / 2)

小說:帝國之主 作者:奧丁信使

松江軍的一千餘名騎兵肆虐後方腹地,訊息很快傳到了前線的柯伊城堡,再從這座北上的橋頭堡送到了南峰要塞外的大軍駐地。

阿曼文武和乾元基的驚怒,無需再用太多語言描述。只要知道薩拉丁失手摔碎了一整套自己視若珍寶的青瓷茶具,就知道他到底有多麼失態。尉遲明在為自己先見之明暗暗得意之餘,也不由得懊惱起松江軍的眼光刁鑽,竟然在一個自己完全沒預料到的地方登陸。

眼下,對阿曼北伐大軍來說最嚴峻的局面出現了——令人尷尬的是,這種局面本來是他們希望在敵人後方上演的,結果卻出現在了自己身上。

要不要調大軍回援,成為了一個沉重難言的話題,但又不容他們迴避。

想要調動軍隊圍堵騎兵,往往需要很多倍於敵方的力量。就眼下的局面而言,幾乎可以視作放棄繼續進攻的想法。先前薩拉丁就已經猶豫著是否要就此撤軍了,現在這個壞訊息傳來,無疑讓他心中進一步動搖。

考慮到每過一天松江騎兵都在造成更大的破壞,他們必須儘快做出決定。

然而,薩拉丁決計想不到,真正的噩耗還在後面。

只是攻破、燒燬一些村鎮,還不足以真正動搖阿曼的軍心。千里迢迢跨海登陸而來的松江軍騎兵,絕不滿足於只幹這麼些小事。

大元河!

是清邁平原上一條重要的河流,全長超過八百里,灌溉了下流沿岸數以十萬畝計的田地,更間接養活了清邁平原接近八分之一的人口。這一點,所有的阿曼人甚至不少帝國人都清楚,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大元河的水究竟是從哪來的。

若是有人探根尋源,順著大元河一路北上,抵達清邁平原的西南隆起地段。就會發現這裡是地勢陡峭的萬山之叢,是巴延山脈南側的最尾端。上承水流湍急的青衣江。大量被青衣江沖刷下來的碎石泥沙,在驟然流入平坦的清邁平原和大元河後,很容易出現淤積和擁堵。

每逢上游雨水氾濫之時,大元河往往洪水成災甚至改道。

順化王朝的第七任皇帝,也就是那位沒落皇子阮世明的爺爺,徵調了大批勞力,在大元河的上游修建了著名的飛沙堰,調控水利。從此以後。清邁平原的水患大減。一直到現在,阿曼人都還沿用這個前朝的水利工程,並且每隔幾年定期維護。

沒錯,這支深入到敵人後方的騎兵,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破壞飛沙堰。現在雨季雖然早已經過去,但今夏青衣江流域充沛的降水,還是讓大元河和飛沙堰水位很高。如果沒有阿曼近衛軍登陸的意外拖延,勉強可以搭上一個秋汛的末班車。現在的話效果肯定會差許多,但掘開飛沙堰堤壩、放水流入大元河下游,仍舊能引發一場人為的大災難。

少則十數萬、多則幾十萬的百姓。會因此被牽連!

若是放上雨季的巔峰時期,這個數字可能還要翻上五倍或者十倍!

當然,掘開民用水利這種事。儘管的確可以對阿曼人造成立竿見影的打擊,但過於傷天和,幾乎無法拿到檯面上說。甚至,就連秘密執行這件事的松江軍騎兵,也僅僅只有百餘騎,由一名曾經在阿曼王國生活過幾年的大隊長帶領,為此還特意瞞過了阮世明派系的勢力。

軍情處和陳武都有點懷疑,就算是出於打擊阿曼人的目的,這些順化王朝的正統遺民也很可能會反對甚至阻礙這個行動。但經過反覆的斟酌。陳武還是下定了決心。

原因其他,戰爭沒有多的仁慈可以講!

阿曼人佔領天南的南峰府後。不也照樣肆意強徵百姓為他們拆毀南峰要塞、修建陣亡士兵墳墓麼。何況,陳武起家時驅使流民進攻武安的做法。跟這個其實沒有區別。如果說,當初他還只是因為不起兵就死、起兵仗著穿越前的經驗還有活路的話,那一路走到坐擁三郡之後,他就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或自願、或被手下推動,朝那個位置發起角逐。

既然如此,為了打擊這些異族人,還有什麼好手軟的?

飛沙堰成立的時間畢竟久了,年久失修加上上游大雨,垮塌也是正常。只要沒有落下把柄,就算事後有誰猜到什麼也於事無補了。

隨著早就擬定好的計劃開始執行,上百名特別挑選出的騎兵,在攻佔那哈爾城不久後,就趁一個夜晚悄然脫離了大隊。在一千多名同袍南征北討,吸引阿曼人的所有注意時,他們已經一人雙馬,帶著足夠的糧食和必要的工具上路了。

說起來,偷偷潛入敵國掘開堤壩似乎是很容易的事,但做起來真的很難。在前線跟帝國人大戰的情況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