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中,陳武經歷過遠比這宏大的場面。再加上早有準備,倒也並不顯得慌張。他整肅神情,環視了忐忑不安的人群,命人燃起昨日熄滅的香燭。默然片刻,他慷慨陳詞,歷數了沂城官府的殘暴,徹底喚起了這些鎮民的憤怒。見火候足夠,這才宣佈創立太平義軍,並誦唸了連夜準備好的、改自異世界文章的《太平義軍討乾元檄文》。
“夫治亂相因,理不常泰,狡焉肆虐,或值聖明。自乾元開國三百餘年,帝失其德,官府殘暴,魚肉百姓,以致獲罪上天,故天降災禍以示警……今長山鎮人陳武自立為天公將軍,創太平義軍。當整戎兵馬,陳兵待發,以挽將傾,並匡社稷。乾河帶地,明餘旦旦之言;皎日麗天,知我勤勤之意……”
以這太平郡為名,建立太平義軍!
陳武自立天公將軍、典勇為地公將軍,起兵攻伐乾元。誓要建立一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保暖、無處不太平的太平天國!
前面的檄文,很多人聽的半懂不懂,但卻莫名感覺到了憤慨和激昂——還有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但後面的口號,對這些貧苦的農民就太有吸引力了。他們辛勞一年,為的不就是有田耕、有飯吃、有衣穿的生活嗎?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個地上的天國……
一邊是帝國大軍不日將至,平定叛亂、擒拿暴民;另外一邊是參加義軍,起兵造反!
兩條路擺在這些人的面前,前者悲苦而又令人絕望,但或許可以勉強活下去;後者充滿了殺機和荊棘,但盡頭卻有著希望。
就在大多數人還在猶豫的時候,甘興已經帶著幾十人衝了出來。
“我等願意追隨將軍,起兵造反!”他振臂高聲大喊,聲音甚至傳到了鎮子中央。
有他帶頭,後面的甘定府流民跟著高呼了出來。
“太平軍萬歲!”
“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
不造反的話,長山鎮的人或許還能苟延殘喘,可這些甘定府逃荒來的人,若是不跟著陳武,只怕一百個要有九十九個餓死在這異鄉。在甘興昨夜的串聯下,這些人把握住了機會,成為第一批響應的人。
見狀,孫田、李子時、孫忠他們也不約而同的站了出來。
“我等也願意加入太平義軍!”
“乾元已死,太平當立!歲在今日,天下大吉!”
有了這麼多人響應,陳武起事的大局已定。那兩萬多斤被連夜燒掉的糧食,還有男爵府管事揚言要將他們抄家滅族的威脅,成了壓倒長山鎮人的最後一根稻草。絕望和激憤之下,幾乎所有人都加入了太平義軍。
到了這個地步,大勢裹挾,就算有人想不加也不行了。
陳武深知趁熱打鐵的重要,對典勇使了個眼色。後者會意點頭,片刻後帶了一隊人,將昨天抓捕的城防營士兵、捕快、男爵府的人,一共十多個活口,全部押到了****道場的空地前。一夜過後,這些遍體鱗傷的人又餓又怕,不知道這些反賊想拿他們怎麼樣,也不敢反抗,只能膽戰心驚的任由身後的人將他們按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