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
作為陳武的副將,也是最有大將風範的典勇,出任了松江軍第一師團的師團長。
這也是陳武現在手下最強的主要作戰力量。
除了這人外,太平軍剩餘還有至少一萬人的新兵。這些兵力,部分劃為了城防營,承擔魚陽、池上、封城、烏山四府的地方安全。剩餘的被陳武拿來組建了登州警備師團,目前編制還不滿,只下轄了兩大警備旅團。其中,第一警備旅團駐紮登州,拱衛登州的安全;第二警備旅團駐紮在烏山府和封城府的邊緣、跟寧海郡交接的區域,用來遏制最近越演越烈的越境海寇。
這樣明確的責任劃分後,登州警備師團只負責地方的安危,地位等同於帝國的二線作戰部隊。而松江第一師團負責對外的戰鬥,是不折不扣的主力。
僅僅一個師團,當然不足以滿足松江現實的需求。不過,飯要一口一口吃,軍隊也要一點點擴充。現有的條件,陳武手下的軍官、武器裝備都極為欠缺。陳武準備先搭起第二師團的框架,並在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之內慢慢組建完善。
除了松江軍第一師團、登州警備師團兩股力量外,陳武手下還有一些別的力量。
燕東行的騎兵,由於這次對阿曼大軍的戰鬥中表現出色,被陳武大加嘉獎<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雖說現有的騎兵總數才不到八百,但陳武硬是給了一個獨立騎兵旅的四千人編制,掛靠在松江軍團的名下。燕東行這位原本北地的馬匪,也搖身一變成為了統率四千騎兵的旅團長。
這個升遷和嘉獎,無疑讓燕東行喜上眉梢,深感先前的投靠是多麼的明智。不過,喜悅之後,犯愁的事情緊接著來了。編制雖然有了,陳武也允諾會設法給他弄來足夠戰馬,但人員的訓練,獨立騎兵旅的場地選擇,都需要他親自負責——戰備署的新兵訓練只包括紀律和基本能力,不包括如何把他們從新兵初步訓練成合格騎兵!
要知道,從太平郡一直到松江,現在一年過去了,太平軍的騎兵從無到有,一共也才搞了這麼點人。想要一舉擴充到四千人,天知道還要付出多少努力和時間。
對燕東行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幸好,還有寧安這個騎兵旅的副旅團長可以幫他分擔一些壓力,這讓燕東不至於太發愁。
除了騎兵旅外,步弓營也進行了擴充。
這個兵種,在封建時代擁有最可靠的遠端打擊力量。就連早期的火炮和火槍,都沒能完全取代弓手的作用。一直到威力更強的黑火藥出現、加之燧發槍被淘汰後,弓箭才真正退出戰場。正因此,現階段步弓營的作用非常重要。
陳武已有的弓手數量還不足一個聯隊,根本不足以滿足需求。
為此,他同樣給了高嶽離一個獨立旅的編制。相比於松江和天南兩郡不產的戰馬,陳武軍中擁有的匠造局工匠,可以獨立製作弓箭,這點省了不少麻煩。
按照制定的計劃和具體步驟,整個改編將在一個月內完成,並在未來的兩到三個月內完成換防和初步訓練,整合形成更強大的戰鬥力。
不過,光是整編太平軍原有的力量,還不是這次會議討論的全部。
對天南郡軍事力量的整合,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相比於陳武已經基本吃下的松江郡,對天南郡的整合要困難很多。
松江郡的五府,基本上是陳武一個府一個府打下來的,敢於反對的文武官員基本都被解決了。就連最後的登州,也是象徵性的打了一戰的。天南郡則不同,陳武是依靠招安,以行政手段和皇帝下的旨意,名義上獲得了指揮權。這就導致了,地方官員和各地的城防營都還在,其中不乏對太平軍心懷牴觸甚至是敵意。
此外,更重要的是天南郡現存不容忽視的力量——天南軍團!
儘管在天南之戰中損失慘重,一度被打到崩潰,但事實上,這個軍團殘部仍舊有著四萬多人的兵力。在戰後,經過初步收攏被打散的部分力量,又遣退了一些重傷難以恢復的傷兵,總數量仍舊有四萬一千人之多。
差不多是整三個師團的兵力!
這些天南軍團計程車兵,本就是帝國有數的強軍。先後參加過南峰要塞之戰、天隴城之戰並且倖存下來的他們,儼然已經是鐵血精銳。重新武裝起來後,戰鬥力強的可怕。不管是人數還是質量,都遠超陳武的太平軍。
想要整合天南郡的力量,無論如何繞不過天南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