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算是什麼根腳,不過大家奉承兩句,說是書香門第罷了。要是老身說來,撐死只是個耕讀傳家。”冷家老太太一臉笑的說著。
因王氏帶著冷端去找他們家大人,難免會湊在一起寒暄幾句。兩家孩子相互見禮問安,也就算是認得了。賈家的三個孩子,賈珠得了塊玉牌,元春得了玉鐲,就是沒備著賈璉這樣小孩子的東西,冷家大人也給了塊精精巧巧的金鎖給他。
因是知道冷家自謙,王氏自然是捧著他們的話說:“老太太哪裡的話。要是同您說的那樣,我們這些人家不就成了泥腿狗子麼。”
“比不得貴府豪貴。”冷家老太太逗了逗賈璉,“看看貴府養的孩子,多精細呀。這般雪玉可愛的。比著我們家端兒,他可是要成野孩子了!”
一邊的冷家太太也是對著賈璉一副愛得不行的模樣。他們家守孝可是實打實的守足了時間,待到各類法事做完,那才能算是出孝,因而可是好些時候不曾聽見嬰兒啼哭了。碰見賈璉這樣年紀正好的孩子,冷家太太幾乎是抱著不肯撒手了。
賈璉人小嘴甜,在家裡也沒少哄賈母。因而他毫無壓力的對著冷老太太說:“是璉兒同老太太投緣,老太太看著才覺得璉兒好。”
“瞧瞧,瞧瞧這小人兒的一張嘴。”冷老太太樂呵呵的幾乎合不攏嘴,“貴府的孩子伶俐。這真真是沒話說了。”
兩家大人聊得歡,家裡的小孩之間的話題也不算少。談話中,賈珠對冷端的見識之廣感嘆萬分,不由得問道:“這些,可是書上沒有的,你又是從何學來的呢。”
賈珠言語中照顧著冷端是個真真正正的孩子,可冷端這個真真正正的孩子略帶稚氣的回答又將他驚了又驚:“我們讀書是為了作甚,不過是為了為官做宰,造福一方罷了。人都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更何況萬事都不止讀書一道的。以前祖父在的時候,他都會帶著我們兄弟去莊子裡看看,簡單瞭解下稼穡之道,日後也不會在這些方面被人矇蔽了。那龜和鱉就是以前教我分辨的。”
提起已逝的祖父冷端神色依舊有些傷感,說話都顯得有些含糊了。不過他很快又振作起來了:“不過書院裡的先生也挺好的。”
“書院?”賈珠問說。畢竟冷端也才不到十歲,冷家也用不著把自家孩子送去旁的學裡去啟蒙。可除掉冷端守孝在家的時間,他總不能小小年紀就外出求學了吧。
冷端有些詫異的看了看賈珠,大概是不知道賈珠的疑問從何而來。他自然而然的說:“就是崇雅書院呀。還有比崇雅書院更好的書院了嗎?”
又見崇雅書院。從身邊人的言論來看,崇雅書院的地位果真是不太一般。但賈珠畢竟沒有親身體驗過,因而並不能完全體會到它的好。
說到書院,冷端來了精神:“書院裡的先生自然是極好的。除了日常帶著我們學習功課,閒暇之時還有不少郊野活動。除了體味自然之道,放鬆心靈。也是防止我們閉門造車,坐井觀天。其實外頭有不少人都是有才有幹,只是因為各種原因的限制,沒辦法進行科舉,走上仕途。”冷端話裡的遺憾是顯而易見的。
末了,冷端感慨道:“如今因為守孝耽誤了好些時間。原來的同窗,我怕是趕不上他們的進度了。好可惜呀。”
“自己是不如冷端的。”賈珠心中如此作想,簡直覺得自己是白白多活了一世。如今看來,他閱歷、心性、境界……這些都遠遠不如冷端。可見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
“若不是鬱嬤嬤不停的督促著我,我得夜郎自大到什麼程度。”賈珠不由得對自己外出求學的事情又多了一重重視。畢竟比起冷端,還有其他的江南學子,他已經算落後了一大截了。
兩家人這麼一次會面,大體看來還算是相談甚歡的。王氏覺得冷家婆媳都是爽利人,並沒有有些所謂書香門第拿鼻孔瞧人的窮酸勁。而冷家婆媳則覺得王氏為人大方,並不像傳言裡得志便猖狂的暴發戶模樣。
“如今瞧著,這勳貴裡也不是沒有好人的。總比那些個翻臉不認人的強。”回家的路上冷家太太不由得對自家婆婆如此說,顯然是受夠了自家守孝時的人情冷暖。
“人走茶涼屬正常。”冷老太太倒是一臉淡定,就連臉上的褶子都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優美弧度,“更何況老爺子在時,咱們就不是什麼熱鍋,如今人家更不會來燒這冷灶了。”
禮部尚書,雖說也是六部之一,但在外人眼裡,沒錢沒權,不過是落了清貴二字罷了。只是那等膚淺之人,又哪裡看得出清貴二字背後的底蘊。
冷老太太自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