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棄守烏林,最後敗軍依舊能復聚,我們仍未能全面掌控長江的制水權,這畢其功一役的戰略,豈非功虧一簣。”
這番話說罷,在場所有人,孫策劉表,包括龐統周瑜這樣的智者,也恍然驚悟,無不變色。
蒯越算是說到了重點上。
火攻之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燒盡魏軍的戰船,滅了陶商的水軍,徹底的掌控長江的制水權。
失去了制水權,就算陶商陸軍再強大,在這江漢之地也將無用武之地,江陵城早晚會得而復失,被吳楚聯軍趕回北方。
所以,蒯越點醒了眾人,眼在最關鍵的已不是騙過陶商,而是怎麼能一舉燒光陶商的水軍。
“異度言之有理啊,恐怕,這是我們的失策了。”周瑜也微微點頭,凝眉沉聲道。
大帳中,氣氛一時又凝重起來。
不過,只片刻後,龐統便冷笑道:“這也無妨,想要盡滅陶賊水軍還不簡單,我只消一記連環計,讓陶賊把他的戰船,全都連線起來,來個鐵鎖連舟,到時候火船一撞進去,陶賊一條戰船也別想逃出去。”
此言一出,大帳之中,眾人立刻又興奮起來,彷彿又看到了希望。
蒯越卻又道:“士元所說這連環計倒也不錯,只是陶賊不傻,他會乖乖的自己把戰船連起來,等著被我們燒嗎?”
孫策和劉表又連連點頭。
這時,龐統卻冷冷一笑,“這又有何難,只要我親自出馬,往魏營走一趟,保管叫陶賊乖乖的把戰船給我連起來。”
……
是日,午後,一場冬雨不期而至,天氣愈寒。
北岸,魏軍大營。
王帳之中,陶商百無聊賴,圍著火爐,欣賞著帳外風雨江景,一面跟張良對飲著小酒。
“大王,巡江士卒捉到了一名文士,自稱是從南岸特地前來,想要求見大王。”荊軻步入大帳,拱手道。
“南岸來的文士?”陶商目露疑色,“叫什麼名字。”
“那人不肯說。”荊軻搖了搖頭,“他堅持只有見到了大王,才會道出自己身份姓名。”
陶商就來了興趣。
既為名士,多半是世家豪族,眼下世族們畏懼他如何,這個時候,卻還有人主動前來投奔,著實是有點意思。
“看來,此人是來者不善啊……”陶商心底忽然產生一絲念頭,嘴角揚起一抹冷笑,拂手道:“傳他進來吧。”
“諾!“荊軻離去,過不多時,帳簾掀起,一人步入了帳。
陶商抬頭一掃,但見那文士一身的青衫,身形不高,其貌不揚,面板又黑又糙,光從外表上來看,似乎跟文士的儒雅瀟灑沾不上什麼邊,甚至還有幾分醜陋的嫌疑。
陶商在審視那文士時,那文士也在不動聲色的打量著陶商,銳利的眼神,彷彿有一種洞察人心的能力。
兩人對視片刻,那文士拱手先道:“草民拜見魏王。”
“先生未免。”陶商輕輕一抬手,“未知先生尊姓大名?”
“草民龐統龐士氣。”文士淡淡道。
龐統,果然是他……
陶商笑了。
正如他先前所料,眼前這其貌不揚的男人,就是歷史上,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
陶商久仰龐統的才華,此番南征之時,也打聽過龐統的下落,得知其在荊州不受重用,幾年前已經投奔往了吳國,投靠了孫策。
此時此刻,龐統應該在南岸,為孫策出謀劃策才是,卻不想,竟竟然會主動從南岸前來,見自己這個吳楚兩國的死敵。
龐統此來,必有玄機。
旁邊的張良,聽得龐統自報家門,眼眸中也掠過一絲奇色。
當下陶商便佯裝出驚喜之色,奇道:“竟然是鳳雛先生啊,本王仰仰先生大名,本來以為先生會孫策帳前效力,卻沒想到先生竟會主動前來投奔,這真讓本王驚喜的很啊。”
龐統卻一聲無奈的輕嘆,眼神有幾分幽怨,“劉表無能,統本以為孫策乃一代梟雄,可以輔佐他成就大業,誰想到那孫策剛愎自用,只信任周瑜一人,前番統勸他不可輕易出戰,他就是不聽,偏聽了周瑜的提議,向大王挑戰,卻為大王所敗,統這才看出,大王才是真命之主,所以才棄暗投明,前來歸順大王,還請大王收納。”
這番話出口,原來這龐統,竟然是前來投奔的。
看龐統那表情,情真意切,好像是真的一般。
陶商卻沒有輕信,默默用意念下令,讓系統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