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如負。
“陶賊必是看到我幷州地勢險要,終於被迫撤退了。”袁尚看著手中情報,也長鬆了一口氣,向司馬懿讚道:“仲達啊,多虧了你的計策,才能助本公轉危為安。”
司馬懿嘴上帶著幾分自信的微笑,彷彿在得意於自己的戰略成功,他微捋著短鬚,渾身漸漸瀰漫起了幾分傲色。
雖有幾分得意,他卻不敢太小視陶商,又道:“陶賊雖退,但此賊甚是詭詐,懿只怕他只是佯裝撤退,去攻關中,卻想趁我們鬆懈之時,給我們來個突然襲擊,晉公還當嚴令諸軍不可懈怠才是。”
袁尚此時對司馬懿是深信不疑,自然是言聽計從,當下不敢鬆懈,依舊日夜巡城,又派出斥侯嚴密打探魏軍的動向。
幾天後,接二連三傳回的情報,終於打消了袁尚的擔憂。
情報聲稱,大批送往界休的糧草,已經改道送往了蒲坂一線,英布的前部兵馬,也在大肆砍伐木頭,打造船筏,為渡河作準備。
所有跡象都表明,陶商已放棄攻打他的晉國,決計對秦國用兵。
袁尚終於可以長鬆一口氣,想著坐山觀虎鬥,等陶商被其餘四路諸侯殺敗時,再出兵去分一杯羹不遲。
……
安邑城外。
八萬大營悉數出營,列隊已畢,只等著開拔。
項羽策馬而來,拱手道:“稟魏王,大軍集結完畢,只等魏王一聲令下,將士們就殺奔蒲坂,直取關中。”
“誰說本王要去取關中了。”陶商年輕的臉上,卻揚起一抹冷絕的詭笑。
項羽頓時愣住了,前番在界休定下的計策,不就是因為幷州難攻,所以才改變戰略,由蒲坂津西渡黃河,前去攻打關中的麼,魏王這話又是什麼意思?
就在項羽茫然之時,陶商已翻身上馬,戰揚向著東面一指,豪烈喝道:“傳本王詔命,全軍東歸河內郡,按最初的計劃,隨朕北取壺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