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跪倒在地的眾降將,李自成頓時反應過來。 是啊! 若殺了劉理順,他們還能安心嗎? 本來他們大部分都是被迫而降,心懷恐懼,擔心李自成會不信任他們。 那殺了劉理順,不就把這種不信任坐實了嗎? 想到這裡,李自成頓時笑道:“諸位將軍,快快起身。看到諸位如此團結一致,我心甚慰。” 說著,李自成更是屈身給劉理順解開綁縛,“劉狀元,看到了嗎?即使你挑撥離間,我等君臣的情誼也不會有絲毫削減。因為我不是崇禎皇帝,不會無故懷疑,甚至誅殺手下大臣。” 劉理順眼光掃過在場的眾人,滿是哀聲道:“諸位將軍,你們之前可都是大明的將領。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難道你們真要助紂為虐,坐實大明覆亡嗎?” 眾降將臉色難看,沒人回應。 “劉大人此言差矣!更是對諸位將軍的侮辱。” 李巖上前,言語鏗鏘道:“陳將軍曾苦守開封數月,白將軍也曾屢次率軍戰勝我軍,左將軍、牛將軍亦是名將,戰功赫赫。他們曾為大明流過血,也為大明盡過忠,但大明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對他們的功勞進行賞賜了嗎?給他們的將士足夠糧餉了嗎?給戰死的將士足夠撫卹了嗎?” 劉理順搖頭道:“這不是他們投賊的理由。” 李巖哈哈大笑,“當然,你一個只會在高堂大院裡只會誇誇其談的讀書人,是難以體會到他們的難處的。” “你沒上過戰場,沒見過屍山血海,自然不知道他們為大明的付出;也沒到過地方,沒見過百姓困苦,賣兒鬻女的慘狀,也不會體會到百姓的艱辛。當然,你更不知道為何我軍能壯大到這種程度?” 李巖看著劉理順,沉聲道:“因為大明該亡,任何人力都不可扭轉。而諸位將軍就是看到了這點,在盡力後發現大順才是順天應命,才是眾望所為。” “所以,他們選擇了歸降。不是不忠不義,也不是為了自己能夠活命,而只是讓天下百姓少受點苦。” “崇禎皇帝遣你前來,離間我君臣,可笑之至。而諸位將軍皆是忠義之輩,豈會因你幾句花言巧語就放棄康莊大道? “而崇禎皇帝歷來猜忌心極重,幾句承諾,誰會當真?再觀我家闖王,陳將軍即使曾經射傷我主,順王依舊不計前嫌,封其為文水伯,委以重任。如此寬仁,才是天下之主應有的樣子。” “你不曉天下大勢,卻指責眾將軍,實乃愚不可及。良禽擇木而棲,諸位將軍做了最好的選擇,才是真忠義,真豪傑。” 劉理順不善辯論,面對李巖更是難以招架,半天蹦不出一個字。 李自成心中暗叫了一聲好,揮手叫來親兵,將劉理順押了下去,面朝眾將道:“諸位,我李自成在此對天發誓。絕對相信汝等對大順的忠誠,也絕不會因猜忌而殺害大將。若違此誓,讓我李自成死於亂箭之下。” 眾人慌忙跪下,“順王仁義,我們必當誓死以報。” 待眾人離開,李自成和善的臉上滿是怒色,“竟被該死的書呆子擺了一道。” 牛金星道:“順王,這恐怕是崇禎皇帝的意思,否則哪來那道詔書?臣看其談判是假,藉此離間我軍才是真。” 李自成點了點頭,轉向李巖,頓時又滿是笑容,“幸虧林泉反應快,將此事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李巖皺眉,搖了搖頭道:“順王,崇禎皇帝的詔書已徹底宣揚出去,總會有看不清形勢的冒險一試。這也是我軍的短處,太多降兵降將,若失控,後果將難以想象。” 李自成點了點頭,“是啊!我也發愁這個呢!” 李巖道:“順王,學生的意思是,其他的兵力可以分散。但我軍老營,最好集中到一起使用。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兵力壓服那些降將。” 京城。 唐通率部入城。 朱由哲為其舉行了一個巨大的歡迎儀式。 大明皇帝攜百官親自到門口,數萬百姓夾道歡迎。 那場面,讓唐通感動的稀里嘩啦,當即跪倒在地,言說誓死以報。 而五千士卒,更是感受到了百姓前所未有的熱情,激動的滿臉脹紅。 朱由哲賜了唐通錦袍、玉帶。 並撥下兩萬兩銀子,賞賜軍中將士。 之後,朱由哲回宮。 唐通隨王家彥前去京營,安置士卒,並在京營接受太子的賜宴。 本來這事應該朱由哲親自做,但他臨時得到數封奏報,都是關於山西的,讓他不得不提前回宮。 看過所有奏疏之後,朱由哲不禁大罵起李建泰。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不顧蔡懋德的勸阻,帶了一千士卒前往曲沃。 剛到,便得到闖軍已拿下絳縣的訊息。 李建泰很快就打包好了家中的財物,欲要離開。但被當地人攔住,讓他一定要保護鄉梓。 李建泰腦袋發昏,還真就不走了,拿銀子招募了數千鄉勇。並去信給蔡懋德,讓其派兵增援。 曲沃位於絳水之北,城池狹小。 因而,李建泰將所有士卒和招募來的鄉勇佈防在絳水的北岸,擺了一個一字長蛇陣。 劉芳亮率部前來,一個衝擊就直接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