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緩攻急攻(1 / 2)

小說:進擊的崇禎皇帝 作者:太白醉

太原有兩座城,分別為太原縣城和太原府城。 太原縣城是在晉陽古城的基礎上興建而來的,城高三丈,壕深一丈,周常三點八公里。 有四門,都有甕城,不及晉陽古城之二十分之一。 崇禎年間,賊寇橫行,縣令朱萬欽和鄉紳李中馥動員本邑人士捐款,為原本的土城牆進行包磚。 但因為時間不夠,只磚砌護了東、西、北三面,畢竟其主要防備是從北面而來之敵。 卻不曾想,首先迎來的卻是從南而來的闖軍,正對著他們的南面城牆反而最為殘破。 但太原縣城依山傍水,設施完善,卻不是輕易能夠拿下的。 太原府城是朱元璋得到天下之後,令人在宋朝太原古城的基礎上擴建的。 有八座城門,高三丈五尺,周長二十四里。 牆以磚石,環以大壕,四隅皆有角樓。城池堅固,宏大壯觀。 兩城相隔近二十里,互為犄角。 本來,蔡懋德打算放棄太原縣城,將城內官民全部遷入太原府城之中。 但縣令朱萬欽以城內百姓眾多,不忍棄家逃難為由拒絕,提出願募兵自守,為太原牽制敵軍。 最後,蔡懋德答應了,但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增援。 旭日高升,難得的大晴天。 這日,李自成收到了來自太原縣令朱萬欽的書信,說太原縣城內有兵卒四千,鄉勇近萬。 若闖軍執意強攻,為避免城中百姓遭兵禍之災,他只能被迫抵抗。 城內設施完善,百姓有固守之心。 即使闖軍最後拿下城池,損失也必大。 因而,朱萬欽提出了一個方案。 若闖軍攻下太原府城,他自當納城以降。而且在此之前,他絕不出一兵一卒增援太原。 以求雙方能和平共處。 李自成叫來牛金星、李巖,問二人的意見。 牛金星說道:“朱萬欽此舉不過是唯恐治下百姓被拉去進攻太原,以付出不必要之代價,倒是可以理解。目前山西南部各州縣皆降,糧草不缺。不妨答應他,向天下百姓展示順王愛民之心。” 李自成思索片刻,輕輕的點了點頭,轉向李巖道:“林泉,你的意思呢!” 李巖皺眉道:“順王,攻不攻太原縣城都無關緊要。學生擔心的是,若不斷有人效仿這朱萬欽,提出待太原城破之後再降,我軍又該如何應對?” 牛金星搖頭道:“順王之所以答應朱萬欽之條件,在於太原縣城城池堅固,設施完善,難以攻取。其他州縣,哪有如此條件?不降則攻之,有何問題?” 李巖點了點頭,抱拳道:“丞相說的是。” 說完,李巖轉向李自成,“順王,學生建議,攻取太原,不應操之過急。可先令兵卒三面試攻,找出其薄弱之處,再徵募百姓,填平壕溝,強力攻城。同時,派出將領,掃蕩太原周邊,將之徹底變成一座孤城。” 牛金星撇了撇嘴,他最恨李巖這點。 本來是自己的建議,他偏偏能舉一反三,順勢提出自己的建議,處處要高自己一頭。 這丞相,到底是他,還是自己? 牛金星抱拳道:“順王,不可。” 李自成轉向牛金星,“丞相,有何不可?” 牛金星道:“城中士卒不但人少,而且戰力孱弱。我軍應該從第一日起,就派出精兵強攻,不給其喘息之機。要知道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按林泉的建議,難道不是給太原官兵練兵的機會嗎?” 李巖搖了搖頭,“非也!守城之戰和其他不同,若一鼓作氣拿不下,才會給太原官兵守城的信心。只有一步一步向前,一點點的小勝,才能慢慢擊潰守城官兵的信心。” 這時,劉宗敏、李過等將向這邊走了進來。 聽了兩人的爭論,各自也表達了自己的意見。 不一會,宋獻策和劉體純也走了進來。 劉體純為果毅將軍,負責闖軍的情報蒐集。 他提到了兩件事。 一是官軍增強了固關的防守力量,領頭的是太監高起潛,看似有西進增援太原的意圖。 二是從平陽分兵的劉芳亮兵不血刃拿下了澤州、高平,但在潞州遇到了高傑的狙擊。 雖然最終攻下潞州,但讓高傑逃了,又在黎城重新集結了兵力。 李自成想了片刻道:“繼榮、重禧,你們兩個帶本部八千士卒向東佔取壽陽和陽泉,阻止固關官軍西進。若有機會,拿下固關。” 李巖眉頭微皺,臉上露出擔憂的神色,他不支援在形勢還未明朗的情況下把闖軍精銳進行分兵。 但見任繼榮、馬重禧已抱拳領命,也沒多說什麼。 畢竟,要想阻斷官軍援兵,2太原之東一定是要派兵佔領的。 而因為劉理順那件事,李自成對那些投靠的官兵也不再完全信任。 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派自己親信的人去。 李自成點了點頭,問向劉體純,“明遠那邊需要援兵嗎?” 劉體純搖頭道:“劉將軍說,各地都有明軍不斷歸降,他兵力足夠。但高傑像蒼蠅一般,恐怕不能按約與順王會和。” 李自成微微皺眉,但沒說什麼。劉芳亮一支偏軍,能吸引住明軍即可,倒也不需要他有多大戰功。“告訴明遠,讓他小心心事。” 劉體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