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車裡,李邦華簡單給朱由哲彙報了一下朝堂的情況。 大量官員離京,引起京師動盪。 朝內勳貴、官員,很多本不在南遷之列,但他們要麼請假告歸,要麼送家人南去,要麼乾脆直接逃走。 直接不請示離京者就有幾十人之多。 而京師的混亂情況更擴充套件到整個京畿地區。 僅這半月時間,北直隸八府七十縣,十七個散州,八十七位主官,便有二十六個主官消失。 實際情況恐怕更糟。 朱由哲點了點頭,臉色平靜。當時釋出讓眾官離開時他就知道會引起什麼樣的後果,這些都在他預料之內,並不感到吃驚。“京營的情況嗎?” 李邦華道:“京營情況尚可,但亦有一些官員逃離,只不過數量並不多。普通士卒心態反而比較穩定,天天訓練不止。” 朱由哲思索了片刻道:“李愛卿,下一道旨意,自明日起,九門守卒加倍,所有人等,許出不許進。” 李邦華愣了愣,“陛下,是許進不許出吧!” 朱由哲搖頭道:“不,他們想要離開,就讓他們離開吧!一個京城,承載不了太多人,太多百姓擁入只會增加守城的負擔。” 李邦華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陛下,還有一事,右都督兼宣府總兵黑雲龍上報,張家口及周圍塞堡有少量清軍出現,更有清軍斥候滲入中原。他抓到幾個,已令其子黑明廉、黑明孝押解入京,應該這一兩日便到了。” 朱由哲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沒有言語。 黑雲龍曾是明末大將滿貴的手下,與其一起出兵勤王,遭遇慘敗。滿貴戰死,黑雲龍兵敗被俘,被軟禁了一年多。 之後,黑雲龍趁隙殺死看守,雨夜單騎奔回,最終逃回明廷,被崇禎皇帝任命為後軍右都督。 因為黑雲龍在滿清那裡待了一年多,熟知很多機密,其中包括朝鮮向後金提供大量物資的情況,促使大明對朝鮮進行貿易封鎖。 在其期間,黑雲龍曾寫信給麻登雲、鮑承先等投親明將。最後麻登雲逃歸,他的作用十分關鍵。 而崇禎皇帝對於逃還的黑雲龍也並非完全信任,只讓他負責收留管理從後金逃歸的漢人。 後來,黑雲龍告老還鄉,返回宣府。在李自成逼近京師的時候,在杜勳的請求和崇禎皇帝的旨意下,他協助防守宣府。 但當時軍心已亂,杜勳和宣府總兵王承胤獻城於李自成,被啟用沒多久而不願投降的黑雲龍被殺,連同其數子。 黑雲龍的主要交戰物件就是滿清,深知其實力。 押送幾個清軍斥候,卻直接派出他的兩個兒子。他這不像是讓二人來送人的,反而像是向朝廷託孤的。 形勢如何,只有身處前線的將軍才知道,而黑雲龍顯然看出了些什麼。 但現在朱由哲什麼都做不了,派不了援兵,甚至連言語鼓勵一下他都不行。這一次清軍入關不是小打小鬧,接下來會死很多人。而黑雲龍所在的宣府註定是被拋棄的存在。 緊急啟用他,總不能告訴他,讓他駐守宣府就是讓他去死的吧!讓他堅守,報效朝廷這樣的話,朱由哲說不出。 李邦華還在繼續道:“陛下,大同和薊州那邊也有發現清軍的回報,但目前還不知道其真實情況?是否派斥候出關,去探探虛實?” 朱由哲點了點頭,“讓李若璉去安排吧!這次派出保定的那些錦衣衛都不錯,尤其是那個小武,或可重用。對了,周遇吉那邊有訊息嗎?” 李邦華道:“在陛下被困保定之時,他曾率部主動出擊,但在李過的防守下沒取得太大的戰果,目前已經退回代州。” 朱由哲想了想,“傳旨給他,讓他立即放棄代州,留下馬岱防守寧武關,剩餘所有兵卒撤回大同,方正化和唐翰輔兩人率部回京。” 李邦華愣了愣,“陛下,代州似乎還可繼續堅守。” 朱由哲搖了搖頭道:“保定失陷,紫荊關落入賊軍手中,現在闖軍只需要派一支人馬就可威脅代州後方。代州城池是堅固,但防守一個孤城,不能主動出擊有何意義?還不如集中力量防守大同。” 朱由哲轉向李邦華,“李愛卿,接下來我們的主要敵人不是李自成,而是即將入關的清軍。你要深刻認清這點。” 李邦華眉頭緊蹙,點了點頭,“臣明白了。” 朱由哲點了點頭,繼續“李愛卿,稍後派人統計一下擅自離京的官員,給朕一個名冊。以後,這些官員終身不再錄用。” “此外,傳發旨意給地方諸縣,縣令離開,縣丞直接升為縣令。縣令、縣丞都離開,由縣尉直接為縣令。不必上報朝廷,直接繼任,代行縣令之事,事後朕會給他們補上官職。” “還有,那些協助守城使在縣令離開之後也可代行縣令之事,各地鄉紳富戶也可自行募集鄉勇,抗擊賊軍。將來等趕走敵人,朕會對他們加官進爵。” 李邦華心中忐忑,感覺這樣,即使擊退了清軍和闖軍,這北地也難以在很短時間內平定下來。但他沒有多言,而是抱拳領命。事有輕重緩急,他知道這也是無奈之舉。 朱由哲問道:“那些令各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