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兒。
來到小廚房,將工作臺擦洗乾淨,隨即淋上一些花生油。
接著將蒸盤扣上去,把裡面成團的米漿倒出來。
蒸熟的米漿非常燙,溫度很高,而且相對於糯米來說,硬度很高,林旭試著用揉麵的方式揉了一下,結果他愣是沒揉動。
“好硬啊,跟糯米差了好多。”
林旭又試著揉了兩下,這些米團依然很硬,沒法沒法揉搓。
牛闖不信,湊過來試了試,他力氣夠大,勉強能揉變形,米團隨即就裂開了。
“這個辦法不行,得重新換個思路。”
林旭用擀麵杖往米團上敲打幾下,這次倒是好了一些,不過跟牛闖強行用擀麵杖碾壓一樣,這些米團依然會裂開。
沒有糯米的黏性,確實不好擺弄。
而且昨天為了讓效果更好,林旭浸泡大米的時候,特意換成了滇南地區做食品加工用的漿米。
所謂的漿米,就是出漿率比較高的大米。
這種大米直接吃的話,口感會很硬,但用來加工餌絲、米線、米餅等食物,卻比一般大米的效果好。
出漿率高的米,做出來的食物也更多一些,大家自然歡迎。
但現在,他算是嚐到了用原始食材的苦頭,這種米本身就硬,先磨粉再蒸制的方式會讓硬度加深。
所以這會兒有些無處下手的感覺。
沉佳悅自己弄了一小團,拿著之前買來準備做潮汕牛肉丸的鐵鐧,在旁邊的竹桉板上砸啊砸的,沒想到居然效果不錯。
原本質地挺硬的米團,居然被鐵鐧砸得變形,從原本的一團,逐漸成了一個面片。
林旭看著這操作,覺得可以按照這個思路走。
他將沉佳悅砸扁的米團摺疊一下,讓這丫頭繼續砸,然後發現米團在逐漸變軟,而同時也有了更好的延展性和。
“剛蒸好的米團是無序的,所以比較硬,只要把米團透過砸或者擠壓變成有序的狀態,就會柔軟很多。”
牛闖也發現了這一門道,張口說道:
“要是能碾壓兩遍,估計再用擀麵杖就能省事很多。”
碾壓?
林旭看了眼沉寶寶手中的小號鐵鐧,這玩意兒砸起來雖然有效果,但畢竟個頭太小,而且就一對兒。
等把這麵糰一點點砸完,估計都到中午了。
得想辦法快速將米團碾壓一遍。
他認真想著,腦子裡突然閃出了上次師兄做竹升面的情況。
誒?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啊。
竹升面用的是大號毛竹,比較大,而且有人體重量的加持,向下壓的力量不少,這麼碾壓兩遍,說不定還真的能行呢。
竹升面的裝置店裡也有,都是沉佳悅擺弄的。
林旭在工作臺旁邊放了一個不鏽鋼支架,將一截碗口粗的大號毛竹插進去,再往毛竹上抹一些防止粘連的花生油。
接著便把所有蒸好的米團放在毛竹下面,開始碾壓。
為了防止出現意外,他特意兌換了竹升面的優秀級技法。
面是次要的,主要是將毛竹碾壓的技法弄到手。
兌換成功,他便擦著一條長凳子開始了碾壓,用大腿部位跨在毛竹上,另一條腿踩著長凳,先用力踩著長凳給身體一個向上的力,接著用身體的自身重力壓著毛竹碾在米團上。
米團上頓時壓出一個凹槽。
“嘿,果然可以!”
牛闖驚叫一聲,原本以為要去麵點部把那個應急用的小壓面機搬過來呢,沒想到根本用不上,直接用竹升面的技法碾壓,米團立馬變得服服帖帖起來。
林旭也沒想到效果居然這麼好,他笑著說道:
“這種用魔法攻擊魔法的方式果然管用,那就繼續,趁熱把米團碾壓好。然後再用擀麵杖擀成面片。”
他再跳動一下,沿著凹槽一側的突起繼續碾壓。
就這樣,原本束手無策的米團,此時卻變得服服帖帖,在毛竹的碾壓下,很快就壓扁成了千層餅一樣的厚片。
林旭停下來,摺疊幾下,繼續用毛竹碾壓。
這些米團剛開始挺硬的,但隨著自身的黏性被啟用,逐漸變得柔軟起來,壓到最後,幾乎跟做刀削麵的硬麵團相當了。
“我覺得差不多了,老闆你歇會兒,我用擀麵杖試試。”
牛闖將壓好的米團整理妥當,隨即用擀麵杖試著擀了幾下,雖然還是有點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