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蔡森爺爺:你們怎麼能吃保護動物呢,這是犯法的啊!(2 / 4)

“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這是一塊冬瓜。”

林旭說道:

“這還不行,等會兒才更像呢。”

他將鍋裡的熊掌小心盛出來,擺在盤子中間,再圍上一圈焯燙過的小油菜,然後將鍋裡的碎渣全都打出去,開火熬製。

湯汁重新煮開,勾入一些水澱粉,湯汁變得更加粘稠,顏色也更加紅潤,就像是做東坡肉紅燒肉類似的湯汁。

為了更接肉湯,林旭往鍋裡淋一點豬油,再用勺背輕輕推幾下。

讓豬油在湯汁表面潤開。

很快,豬油特有的香味飄散出來,湯汁的色澤野更加油亮。

做完這些,他端起炒鍋,舀著鍋裡濃稠的湯汁,小心淋在盤子裡的熊掌上。

這些湯汁讓熊掌的色澤更漂亮,油潤的感覺更明顯,配上熊掌的外形,看起來真的跟熊掌一模一樣。

“哇,好漂亮!”

“快拍快拍,來個特寫,這可是冬瓜的高光時刻。”

沉佳悅和陳燕圍著熊掌拍特寫的時候,林旭看了看時間,約莫鍋裡的幹海鮮已經蒸好,便準備開鍋。

這會兒沉佳悅已經拿起了快子,夾起一塊冬瓜嚐了嚐:

“哇,味道不錯,比冬瓜燉肉好吃!”

她嘗完陳燕也嚐了嚐,覺得確實比冬瓜燉肉好吃,冬瓜軟糯,肉餡鮮香,表面的掛著的湯汁透著一股子豬油的豐腴。

原本還想吃冬瓜減肥呢。

但這道冬瓜菜,怕是越減越肥,還是算了吧。

兩人分著將這個冬瓜版的賽熊掌吃了大半,見林旭準備開鍋,就放下快子,重新換上原來的儲存卡,開始拍攝東北高階版的賽熊掌。

“時間差不多了,咱們先把蒸的幹海鮮端出來。”

林旭對著鏡頭說完,開啟蒸鍋,將上面一層籠屜端下來,重新扣上鍋蓋,下面一層籠屜中的豬皮繼續蒸著。

陳燕湊近拍了一下籠屜中的湯盆。

裡面的鮑魚海參等食材,都微微有些膨脹,但並不明顯。

拍完林旭往湯盆上蓋了個蓋子,對著鏡頭說道:

“這會兒還不能撈出來,需要用蓋子燜著,讓高湯裡的鮮香味徹底融入到食材中,這樣才能讓賽熊掌更美味。”

好吃的菜品,要麼食材高階,要麼做法繁瑣。

假如二者兼而有之,那這樣的美食,就不能牛嚼牡丹一樣狼吞虎嚥了,而是要細細的品。

品食材的紋理和質地,品香味的馥郁和口感上的細微變化。

這樣才不辜負食材價值和廚師的心意。

東北菜雖然給人一種粗野狂放的感覺,但在高階領域,卻有著淮揚菜一樣的雅緻和文人格調。

事實上,不管哪個菜系,一旦進入到高階階段,拼的都是格調和文化。

拍完這些,接下來又可以關機了。

林旭去了大廚房,為中午的飯菜忙活,順便將下午做福魚燉鴨要用的鮑魚準備好。

鮑魚,過去稱為鰒魚,因為鰒跟福諧音,所以鮑魚就有了福魚的稱號。

幹鮑魚鮮而柔韌,富有膠質,尤其是個頭大一些的鮑魚,吃起來甚至有溏心的感覺,讓很多美食家都趨之若鶩。

用這樣的鮑魚來燉鴨子,想想就讓人饞得慌。

袁枚曾經在莊太守家裡吃過,所以記錄在了《隨園食單》上,順便還講述了一下做法,著重說明了火候的重要性:

“須慢火煨三日,才能煨爛。”

曾經有人真的這麼試過,結果燉出來的鴨子已經爛成了泥,並不好吃,原因就是把三這個數字具象化了。

古代人說到三和九之類的數字,一般不是指的具體時間,而是用誇張的手法來表達煨制時間比較久。

從這點也能看出來,袁枚不會做菜,基本上廚師說什麼就寫什麼。

而當時廚師的地位低下,有文人雅士詢問做法,自然極盡誇張,燉三天三夜之類的話語自然也會往外飈。

事實上,這個三天,應該是包含了發鮑魚的時間。

幹鮑魚不能直接烹製,需要進行發制,經過發制後再進行燉煮,不僅口感好,而且味道也會更加出眾。

福魚燉鴨這道菜,要求鴨子的外形完整,而鮑魚則是花孤類似的口感。

這樣的要求,使得鴨子的燉煮時間大概在三四個小時左右,不會超過五小時,否則鴨子絕對會爛掉。

上午十一點,豬皮蒸好,林旭又拍了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