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龍鬚酥,大家的注意力立馬就被吸引住了。
不愧是林師傅。
手居然不怕燙到了這個地步。
烹飪界以實力為尊。
而不怕燙,就是實力的一種體現。
看著林旭嫻熟的拉龍鬚酥的樣子,他們也有些躍躍欲試,總覺得這龍鬚酥跟龍鬚麵很相似。
所謂的龍鬚麵,就是把麵條拉到非常細的狀態。
這種面在水中燙一下就熟,非常適合老年人或許小孩子食用。
今天林旭熬的糖比較多。
剛剛只用了其中一小團。
等他把龍鬚酥做好,其他廚師就頓時按捺不住了,抓起一小團依然有些燙手的糖就學著林旭剛剛的樣子。
將糖搓成長條,接著兩頭對接起來,做成一個手環的樣子。
再將手環慢慢扯開,扯到最大狀態。
接著套成雙環,繼續拉扯……
但勐然接觸這種經常在景區或許美食街見到的街頭小吃,他們多少還是有些把握不住。
不是力氣太大將圓環扯斷,就是忘了在炒熱的糯米粉上過一下,導致稍稍拉開的糖降溫變硬。
“要順著勁兒拉扯,別硬拽。”
“溫度降下來就埋在糯米粉中捂一下,別拽不動了還硬扯。”
“越往後溫度下降得越快,每扯一下就得在糯米粉中過一下,讓糖保持熱度,這樣才更省力氣。”
林旭見大家興趣盎然的樣子,便認真指點起來。
龍鬚酥這道小吃比較有意思,會做的人懂得讓糖保持溫度,讓糖保持鬆軟的狀態,從頭到尾拉著都不費勁。
但不懂的人,要麼早早拉斷。
要麼把吃奶的勁兒都使了出,累得滿頭大汗。
大家正做著的時候,隔壁一號樓的魏乾聽說林旭來上班了,特意過來串個門,剛進後廚,就看一群廚師圍著林旭在扯著白花花東西。
看得他頓時一懵:
“你們擱這兒獻哈達呢?”
等走近了,他這才看清是龍鬚酥。
隨手捏起旁邊的訂餐單看了看,果然有人定林旭那道原創菜品了。
剛上班就開張,也難怪大家都跟著學習呢。
魏乾剛要打招呼。
不遠處的廚師長衝林旭又喊了一聲:
“再加兩份《家》,一份十二點整來吃,另一份十二點二十,林師傅辛苦了啊!”
林旭:“……”
才三份就辛苦,你們後廚真是沒啥壓力啊。
要擱林記美食,三份菜算個屁,甚至都不值得大聲吆喝,量太少了,喊出來跌份。
“喲,都三份了,林師傅厲害。”
“對啊,這類甜品菜很少這麼快就訂出三份的。”
“肯定是聽說林師傅今天過來,大家都過來嘗味道了。”
“……”
廚師們一邊忙著做龍鬚酥一邊竊竊私語,聽得林旭心裡直樂,有墩墩在,今天肯定不止三份。
果然。
在他端著茶杯正跟魏乾閒聊的時候。
又有兩份預定。
除了林旭做的《家》之外,還有其他廚師的拿手菜也被顧客預定了。
等大家把龍鬚酥做好,林旭又做了焦糖南瓜條和蛋黃焗南瓜球,做好後開始教大家擺盤。
對釣魚臺的廚師來說,焦糖南瓜條和蛋黃焗南瓜球的難度都不算大,他們平時也做過類似的菜品。
但擺盤的話,就有講究了。
講究到在切南瓜條的時候就得先將整個擺盤的造型構思好,一些南瓜條需要切成彎曲的,一些需要長一點的,還有支撐用的要稍稍粗點,這些都需要考慮到。
林旭用快子夾著裹滿焦糖的南瓜條擺弄幾下,一個精緻的鳥巢雛形就躍然盤中。
接著再擺上已經稍稍定型的龍鬚酥,再放上蛋黃焗南瓜球,這道菜就正式完工。
“我的媽耶,就是漂亮!”
“林師傅這手藝真是絕了!”
“既精緻又漂亮,關鍵味道還各有不同,厲害。”
看著這盤漂亮的菜品,大家讚歎過後又覆盤了一下做法,然後便回到各自的灶臺前開始練習。
1200ksw
趁著午高峰還沒來臨,再練習兩次。
這道菜的最大的難點就是龍鬚酥做成的鳥窩和焦糖南瓜條搭成的鳥巢,甚至可以說整道菜就靠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