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則切成菱形塊,這是搭配顏色用的。
接著再準備一些蔥花和一些蒜末,做燒茄子用的食材就準備好了。
謝保民扭臉問道:
“沒別的要準備的了吧?”
這個問題還真把林旭給問住了。
上大學時候他沒在食堂勤工儉學過,不知道食堂裡做菜的流程。
就對茄子不去皮印象深刻,因為吃的時候偶爾會吃到一個老茄子的皮,還得吐掉,比較影響進餐的效率。
“應該就這樣吧,要不你先做,做出來我一嘗就知道了。”
雖然不知道做法,但拌著米飯吃的味道和口感是忘不了的,等會兒一嘗就知道有沒有差距了。
謝保民架上油鍋,開始製作。
炸茄子的時候油溫要高,這樣熱油才能在第一時間把茄子的表皮炸幹炸硬。
要是油溫過低,茄塊會像海綿一樣吸收著鍋裡的油脂。
這不僅費油,關鍵是做出來的燒茄子也會又油又膩,讓人難以下嚥。
油溫六成熱。
將裹好乾澱粉的茄塊散落的下進鍋裡進行油炸。
剛下鍋的時候不能動,因為容易把表面那些幹澱粉都抖掉,得等炸得表皮微微焦黃的時候,再用勺子攪動一下,讓茄塊翻個面。
這樣更容易把茄塊炸透,同時也能防止挨著油的一面被炸湖。
炸到茄皮微微發皺,茄子表面有一層焦黃色的時候,把茄塊撈出來。
重新將油溫升高進行復炸。
這一步是將茄塊中多餘的油脂炸出來,這樣茄子吃起來不會油膩。
復炸的時候不能過長。
二三十秒鐘時間就足夠了。
出鍋之前,要將切好的青紅椒倒進油鍋裡過一下,然後端著鍋,將鍋裡的油和食材一股腦倒進油鼓上架著的大漏勺中。
油脂控到油鼓中,下次可以繼續使用。
而食材則在漏勺中控油。
謝保民將油鍋重新放在灶上,沒有另外加油,而是利用鍋裡殘留的底油將蔥蒜爆香,然後下入切好的番茄丁快速翻炒,把番茄炒成略微有些發湖的狀態,然後往鍋里加入兩勺豬骨高湯。
開始調味。
依次往鍋裡放入生抽、老抽、白糖、食鹽,攪拌均勻,讓味道相互融合滲透。
接著放入泡好的木耳。
稍稍煮兩分鐘,把木耳煮斷生,然後放入炸好的茄塊和青紅椒,大火翻炒。
趁著這個時候,林旭在心裡默唸一聲:
“使用學習卡!”
腦海中頓時響起了系統的提示音:
“學習物件:謝保民。當前技能為:憤怒。是否學習?”
林旭:?????
系統你又調皮了啊!
他這麼一愣神的功夫,謝保民已經將鍋裡的汁水收好,這會兒正端到身後的工作臺上,開始盛菜了。
盛好後把鍋洗刷一下。
然後這位釣魚臺的行政總廚拿著毛巾擦擦汗,衝林旭說道:
“師弟來嚐嚐,看有沒有學校大廚做得好。”
林旭正遺憾沒學到這道菜呢。
他收起心思,認真觀察著師兄在憤怒狀態下做出來的這份燒茄子。
色澤紅潤的茄塊盛在潔白的瓷盤中,裡面還點綴著青紅椒和黑色的木耳,看著確實挺誘人的。
但林旭總覺得跟學校食堂裡那些大托盤中盛著的燒茄子有些不同。
但具體哪裡不同他又說不準。
正打算嚐嚐味道的時候,一旁的馬志強突然說道:
“謝師傅,您這份做得太講究太精緻了,燒茄子這種菜比較家常,得隨意點才好吃。”
對,太精緻了。
林旭總算意識到問題出現在了哪裡。
謝保民有些疑惑的皺了皺眉。
自打他在釣魚臺學廚開始,菜品精緻一直都是師父和領導們的第一要求。
沒想到做燒茄子的時候,精緻反而成了缺點。
“難道我真的不如學校大廚的手藝?”
“那自然不是。”
林旭夾起一塊嚐了嚐。
味道還是很線上的。
要是評級別的話,最低也得是個卓越級。
但這份燒茄子是高階酒店的風格,沒有家常菜館和食堂的味道。
聯想到馬志強擅長做大鍋菜。
他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