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奇的問道:
“師兄你這又接到什麼招待任務了嗎?”
不過家常菜的話……外國貴賓很少會吃這個吧?
謝保民苦笑著說道:
“不是招待任務,是昨晚我小兒子從寄宿的初中回家,我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菜,原本想犒勞一下那小子,誰知他說我做的菜花裡胡哨的,沒學校的大師傅做得好吃,把我氣得半夜沒睡著。”
林旭:?????
還以為自家沉同學的孝順比較別緻呢。
原來師兄家的孩子也這麼有孝心啊。
鬨堂大孝了屬於是。
他笑著問道:
“究竟哪道菜讓你破防了?”
謝保民氣鼓鼓的拿起了置物架上給下午留的茄子:
“燒茄子!我那麼一桌子糯米雞燜羊肉炒河蝦爆肉丁,他居然說沒有學校食堂的燒茄子好吃,還說我做的菜不下飯。”
燒茄子?
學校食堂還真會經常見到這道菜的。
當年上大學時候林旭也喜歡吃燒茄子,炸過的茄子再放到鍋裡回鍋加工一下,裹著面湖的茄子軟嫩可口,甜鹹交織的味道中還夾雜著番茄的酸味,吃起來巨下飯巨好吃。
特別是這道菜的裡的湯汁,拌米飯那叫一個香。
林旭沒想到居然是這道菜。
他笑著說道:
“你別說師兄,我上大學時候就特別喜歡吃燒茄子,拌米飯無敵了,能與之媲美的,也就肉末茄子或者鹹魚茄子煲之類的菜了。”
謝保民一聽就更來勁了:
“那等會兒做出來你幫我把把關,看有沒有學校食堂的好吃,今兒我跟這道菜卯上了,不超過學校大廚我明兒就辭職找個中學上班去。”
嘖嘖嘖……
看把師兄給氣得,這是破大防了啊。
林旭笑著說道:
“孩子一句話而已,你幹嘛置這種氣呢?”
他一邊安慰師兄一邊做好了偷師的準備。
嗯,手裡還有一張卓越級烹飪學習卡沒用呢,既然師兄要做這道經典下飯菜燒茄子,那就學到手吧。
回頭新店裝修好開業後。
說不定這道菜就成店裡的招牌菜之一了。
畢竟燒茄子與地三鮮等菜品一直都是家常菜館的必點菜品。
這道菜好像在各地都能見到。
不過在做法上略有不同,比如炸完茄子炒料頭的時候,有的地方放番茄醬,有的地方放黃豆醬,甚至還有放豆瓣醬甚至不放醬的做法。
除了這一點之外,其他做法都大同小異。
幾乎都是把油炸過的茄塊放在鍋裡燴一下,讓茄子吸滿酸甜中夾雜著醬香或許鹹鮮的湯汁,然後出鍋就行了。
吃的時候往米飯上一蓋,或者把湯汁往米飯上一澆,食慾撓的一下就被提了起來。
謝保民在準備食材的時候嘴裡還在不斷的碎碎念。
顯然,這道家常菜讓他這位國宴大師心態有些失衡。
茄子清洗一下後,他剛要給茄子去皮,林旭便說道:
“學校食堂做這道菜是不去皮的,要不你也試試不去皮的做法?”
“是嗎?那我正好省事兒了。”
謝保民這會兒一心想向兒子證明自己的廚藝比學校大廚強,一聽說學校大廚不去皮,也立馬選擇這樣做。
把茄子放在菜板上用刀切成滾刀塊。
所謂滾刀塊兒就是一邊切,一邊滾動食材,讓刀一直從上一刀切開的斷面切下去,這樣做出來的塊美觀好熟,而且稜角比較多,更容易掛住面湖和湯汁。
把茄子切好後。
謝保民將茄子倒進盆裡浸泡一下,這能有效的去除茄子中的怪味。
清洗的時候,盆裡要放入一些食鹽和白醋。
食鹽能夠讓茄子在油炸的過程中有底味。
而白醋則能防止茄子氧化變色。
浸泡一會兒後,撈出控水。
在茄子中撒一些幹澱粉,端著盆顛簸幾下,讓幹澱粉均勻的沾到茄塊的刀口上。
幹澱粉能夠讓茄子表面變脆,同時也能防止在炸制的過程中吸收過多的油脂。
等所有茄塊全都裹上面粉後。
謝保民又拿來兩個西紅柿和一個青菜椒一個紅菜椒。
西紅柿去皮後切切成丁。
方便炒制的時候出汁。
而青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