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全都翻過來,先把鴨腸連同鴨子的肛門一併切掉,接著再抽出鴨屁股上的一根軟骨和鴨騷。
所謂的鴨騷就是鴨子肛門上方的突出部位,這裡腥臊味兒比較濃郁,所以要從裡面摘除掉,這樣鴨肉才不會有異味。
去掉後,林旭將整個鴨架和全套內臟拿了出來。
脫骨的工作告一段落。
謝保民也不聊天了,他說道:
“淮揚菜的做法中,會把鴨架熬湯,用鴨湯來煨葫蘆鴨,鴨肫清洗乾淨後加到八寶餡裡,鴨腸清洗乾淨當繩子,一丁點兒都不浪費……師弟,你準備這麼做嗎?”
“不了,我今天是魯菜做法,不用內臟和鴨架,用清雞湯。”
謝保民一聽便看著齊振濤問道:
“要不老齊等會兒來個爆炒鴨雜?”
“沒問題。”
齊振濤一聽就拿著鴨雜清洗去了。
而謝保民則是把剔掉的骨頭浸泡在清水中,打算林旭做完八寶葫蘆鴨後,燒一個鴨湯。
既然來錄節目了,不能光錄一道菜,這樣效率太低,今天至少做三道菜,這樣前期可以多更新一些,吸引更多的粉絲關注。
林旭把脫骨的鴨子清洗一下,儘可能的去掉血水。
接著放在一個盆裡,放入蔥姜花椒和黃酒,進行一個簡單的醃製。
這一步主要是為了去掉鴨子的異味,所以不用放別的調味料,只用這幾種去腥去異的料就行。
趁著醃製鴨子時,他開始製作八寶餡料。
先將浸泡的糯米撈出來。
這些陳糯米基本上已經浸泡了十幾個小時,已經完全泡透,控水後林旭放進炒鍋裡,用中火慢慢炒制。
等水分快炒干時,放入幾個八角幾片香葉,增加糯米的香氣。
糯米當餡時,最好這麼炒一下,把糯米本身的香味炒出來,順便將香料的味道炒進去,讓糯米的香味更足。
等炒到糯米表面微微出現焦黃色時,關火倒出,攤在托盤上冷卻。
接下來,他又將所有食材切成一厘米見方的小丁,泡好的瑤柱對半掰開,這樣能夠讓瑤柱本身的鮮香味散發得更加徹底。
全都做好,將要用的花孤、冬筍焯一下水,接著鍋里加入一些豬油,把所有餡料倒進鍋裡翻炒一下。
炒餡時不能一窩蜂的全下進去,要一樣一樣炒香了再下。
先炒火腿丁,再炒蹄筋,接著炒花孤和冬筍。
蝦仁和海參最後放,因為放早了蝦仁會老,而海參則會直接化掉。
八寶餡炒好,加入一點老抽調一下顏色,其它就不用放了,因為火腿丁和瑤柱本身都自帶鹹味,再放會鹹的。
餡料炒好,把炒糯米里面的香料挑出來,倒進餡料中,攪拌均勻。
鴨子醃得差不多時,開始製作。
將鴨肉表面的蔥姜和花椒全都挑出去扔掉,接著拿一根蒲草,將鴨子屁股上的開口處從裡面繫上。
這樣鴨子才不撒不漏,而且這樣系一下,鴨子的屁股部位,才有葫蘆底座的造型。
要是不繫,甚至不去鴨騷,做出來是兩頭尖,根本不能稱為葫蘆。
繫好後,將鴨腿和鴨翅根全都翻到裡面,整理好,把鴨子翻到正面。
這會兒整隻鴨子就成了一條軟趴趴的布袋。
翅根和鴨腿的地方只有一個小小的凹陷,完全看不出之前有長長的鴨腿和鴨翅。
翻過來後,開始往裡面裝炒好的餡料。
這一步,被稱為釀。
所謂的釀,就是把餡料完全包進去,從外觀看不到餡。
林旭用小勺子把餡料一勺勺盛進去,不能裝太慢,大概七分滿就行,餡料太多會把鴨皮撐爆的。
餡料填好,把鴨頭連帶著鴨皮塞到鴨子的腹腔中,讓鴨皮把鴨頭包裹起來,只留鴨嘴在外面。
接著繫上繩子。
這麼操作之後,鴨頭看起來就跟葫蘆的蒂一樣。
最後在鴨翅下面一點的位置再繫上蒲草,整個鴨子就變成了一隻軟趴趴的葫蘆。
這會兒葫蘆的造型還不太突出,得把鴨皮燙一下,讓鴨子鼓起來,那樣就接近葫蘆的造型了。
謝保民看到這裡,忍不住提醒道:
“燙鴨子可有講究啊師弟,不能直接往鍋裡放,不然鴨皮被沸水一衝,會爆開的。”
林旭點頭說道:
“我知道的師兄,需要放在盤子裡用熱水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