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不愧是被古人寫詩讚嘆的美味啊!魚鮓的批次做法!(1 / 4)

不裝了,我是廚神我攤牌了!第344章不愧是被古人寫詩讚嘆的美味啊!魚鮓的批次做法!【求月票】

樓上包房裡。

等陳燕把所有人的銀絲鮓湯全都盛好後,大家這才端起碗,用小勺子舀起一小勺送進嘴裡。

然後,所有人都愣住了。

“這味道,這口感,不愧是銀絲鮓湯啊!”

“一口下去,彷彿回到了古代那些文人雅士的宴席上。”

“也難怪唐宋那些大家不斷的寫詩讚美呢。”

“這鮮美的滋味,確實值得寫詩寫文章讚歎。”

“嚐了這口湯,總算明白孫月娥為什麼會抱怨了,這裡面頭髮絲兒一樣的魚絲得一刀一刀切出來,得多費勁啊。”

“這家店的老闆真是好手藝!”

“……”

讚歎聲不絕於耳,大家又品嚐兩口,話題從銀絲鮓湯轉到了鮓上。

任崇墨說道:

“唐朝時候,鮓是王公貴族享用的美食,當時的文人只有參加那些高門大戶的宴席才能品嚐到,詩句中多見奉承;宋朝就成了文人雅士的專享,多用鮓來形容心情,到了元明年代,成了落魄書生的專享,可見美食一直是自上而下發展的。”

耿立山一針見血的點評道:

“王公貴族都是暫時的,文人雅士也逃不過時局動盪,只有流落到民間,美食才能得以流傳。”

許教授問道:

“立山先生是美食大家,這道鮓湯確實是失傳餐品嗎?”

耿立山嚐了口湯,點頭說道:

“銀絲鮓湯確實已經失傳,這道湯需要用高湯烹製,光這一點就限制了在民間的發展。不過鮓現在還是有的。”

見大家有些疑惑,耿立山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現今還保留鮓類食材的地方。

基本上兩湖兩廣以及雲貴川地區,都有用鮓儲存食材的傳統。

不過鮓的做法已經根據當地特徵做了很大改變,跟書中記載的完全不同。

美食嘛,一直都在向前發展的。

八十年代那會兒,誰能想到川菜會在短短几十年內,從百菜百味發展成麻辣味一家獨大的局面呢?

樓下廚房裡,原本打算把湯廢物利用一下的林旭,看著空空如也的湯盆笑著說道:

“這是涮魚絲的湯,你們不覺得鹹嗎?”

魏乾說道:

“鹹是鹹了點,但好喝啊!”

“回頭再做幾條魚唄,這吃著挺過癮的。”

“就是,這道湯可以當成咱店裡的高階菜品出售了,有典故味道也好,顧客們肯定搶著想嚐嚐味道。”

林旭說道:

“現在不是做魚鮓的好時節,需要到農曆四五月份用荷葉做,那個味道才更香呢。”

說完,他衝車仔吩咐道:

“回頭再買些鯉魚草魚和鮁魚吧,用這幾種魚再做點魚鮓。”

“好嘞老闆。”

吩咐完這事兒,林旭離開廚房,去了烤鴨爐那邊。

開啟烤爐的門,一股好聞的鮮香味立馬飄了出來。

“哇,裡面烤了什麼呀,味道好好聞。”

林旭扭臉,看到沉寶寶在身後,便說道:

“我切了一些醃魚,用微火烘烤了半個小時,現在看看咋樣了,你想嚐嚐嗎?”

“當然想啦,我剛剛都沒吃午飯,就想嚐嚐你的手藝呢,看我多支援你的工作,你是不是要嘉獎一下?”

林旭笑著將烤架上吊著的烤網端了出來。

上面原本鋪著的白色魚片,此時全都被烤成了金黃色,散發著迷人的香味,這味道有魚肉的鮮味,也有發酵後特有的鹹香味。

總之,很好聞,也很饞人。

他捏起一片吹了吹,撕下一條送進了嘴裡。

經過炭火烤制後,魚肉的口感更加勁道了,但又不像魚乾那樣毫無水分,而是勁道中帶著些許鮮嫩。

鮮嫩中又帶著醃魚特有的鹹鮮。

這種味道再加上果木炭烤制後帶來的特殊芬芳,使得魚肉的口感和味道都達到了一種很曼妙的境界。

好吃!

他又撕下一塊,剛要再嚐嚐味道,卻被沉寶寶給搶了去。

“小心點,燙。”

“哇,好吃好吃,這魚烤一下居然這麼美味啊,又香又鮮又勁道,感覺比小魚乾還美味呢。”

這就是發酵的好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