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咱們務必要低調點,不能太招搖了,因為前前後後至少有三撥以上的人到街道去提意見了,說咱們在走之前的老路,怎麼怎麼的。主任他們當然是站在咱們這邊的,可架不住小人多啊,在外面說太多咱們的壞話的話,總會有人信的。”
見老伴兒還有點不以為然的樣子,許父下了重藥,“咱倆大把年紀了,不在乎這些,可你不能不考慮孩子們,大茂在國營工廠,好歹算個小幹部,還有家國他們仨,正是前途無量的時候,咱們可不能給他們拖了後腿了。”
一提到孩子們,許母立馬偃旗息鼓,那算了,小心點就小心點唄,反正自打飯館開了張,她都很少有時間出去串門了,都是一大媽和張嬸她們主動到景鄉衚衕來找她玩。
不過,話說回來,好像二大媽她已經很久沒見了,張嬸過來也從來不提二大媽,難不成……
想到這裡,許母只得嘆一句,人心是這世上最難捉摸的東西,看來四合院後院鐵三角到現在已經名存實亡了。
三個老人在這裡商量著以後要悶聲發大財。
而那邊的服裝生意賺錢賺得太快,把許大姐整得都有點心驚膽戰起來。
鳳羽街的曉娥服裝店,雖說沒有剛開業的那兩天生意火爆,但也不算差,客人不算特別多,可架不住單件利潤高。…尤其是她們是自產自銷,做的獨家生意,這才沒多久的時間,竟然就已經有了為數不少的回頭客了。
於是婁曉娥就放開了手腳,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品。
搞得都有老客戶開始跟她抱怨,說她們店的衣服都太好看了,款式又這麼多,害得她都不知道買哪件好了。
總之一句話,零售的生意可說是蒸蒸日上了。
最近,她又惦記上了批發。
這事兒並不是她自己起的頭。
而是隨著知道服裝店的人越來越多,看到這些漂亮衣服的人也越來越多。
有些人就動了心思,開始打聽起貨源來。
因為她們打的招牌就是自產自銷,所以旁人很容易就能瞭解到一手貨源就捏在她的手中。
於是,就時不時有人旁敲側擊地問起,可不可以從她家拿貨。
婁曉娥本來沒有打算這麼早就開始做批發的,可現在人家都找上門了,不接手好像說不過去吧。
而且批發生意雖然單件賺得少,但是架不住數量多,一個訂單下來,可不是一件兩件的零售所能比的。
但是,批發卻不是那麼好做的,稍有不慎,可能會自己砸了自己的生意。
在許大茂的建議下,她準備先選擇一兩家經銷商先試試。
地攤商家暫不做考慮,雖說她家的衣服是物美價廉,但並不適合在地攤上銷售,檔次不一樣。
況且,經銷商是一定要有個固定的營業地址的,這樣有利於之後的規劃。
目前進行得很順利,已經選定了一家東城的服裝店,經銷合同已經簽好,第一批訂單也已經在趕製中。
許大姐的領導,雙雙服裝廠的廠長最近整日笑容滿面的。
她是真沒想到,韓家嫂子的弟妹真的能憑一幾之力,把她們這家小廠給救活了。
當初,她接下來那些小單子,完全就是賭一賭的心態,不過現在,她賭贏了。
婁曉娥的服裝生意,正在按照之前設計好的路線,進展迅速。
所以,她每天雖然忙得很,人卻是開心非常。
按理說,家裡發展得這麼好,許大茂應該會跟著開心的。
可是,他現在的心情卻與開心完全搭不上邊。
剛剛,新上任的副廠長找他談話了。
這幾年,廠裡的風水好像不是很好,分管他們宣傳科的副廠長已經換了兩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次換領導,總會多多少少有些連帶的效應。
比如,有新的規章制度要遵循,又比如,人事上將會有一些變動。
不過,他們編輯組這裡一向是風平浪靜的。
因為他們這裡就是個清水衙門,而且是間比較特別的清水衙門,像那些特別有志嚮往上爬的人一般不會願意到這裡來。水平太臭的,就是想來,也要惦量惦量自己的份量,因為這邊可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各人負責的事情都不同,想要渾水摸魚也有一定的困難。…所以,除非領導有什麼指示,想要他們在報上釋出什麼重要的資訊,才會有人找他們一下,平日裡,他們這一組的人都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
許大茂之前都懷疑,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