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那菜可稱得上是香飄幾里了,你還沒飯吃?我看是因為嫂子不在家,你是孤枕難眠了吧!你可得小心點,不能起什麼歪心思,否則等嫂子回來了,我一定要去告密。”
這人啊,不管男女,一上了年紀,臉皮就變厚了,小孫當初是挺單純一姑娘,跟男同志說多了話也會臉紅,可現在,真是什麼話都能張口就來。
許大茂抬了抬雙臂,作投降狀,“行,行,我說不過你,其實我就是工作做完了,來看看大夥兒有沒有偷懶罷了,明兒是禮拜天,可以好好休息一天,不過今天該乾的活可都要全都給我幹完嘍!”
小孫也跟著拍了拍手,“大家夥兒聽到沒?趕緊看看自己的活兒做得怎麼樣了,沒做好的抓緊時間,做好了的也可以找點活兒幹,多審幾篇稿子,下個禮拜也能輕鬆點。記住,不要當著領導的面兒摸魚!”
這話一出,底下傳來輕笑聲。
氣氛頓時沒有之前那麼緊繃了。
沒過多久,下一期的廠報送過來了,新鮮出爐的,還帶著重重的油墨味。
看看離下班還有時間,許大茂就隨便抽了一份,坐回了自己的辦公桌旁。
算一算,當上這個編輯組長已經三年有餘了,從最開始的滿滿到現在平平澹澹,也只有三年的時間。
軋鋼廠就這麼大,來來去去就是那些事情,一個禮拜一期,一年就是52期,三年156期,再多的新鮮事兒也寫完了。…現在的廠報,好像已經到了瓶頸期,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吸引人了。
為了維持之前的吸引力,編輯組的同志們也想了不少的花樣。
頭版不敢隨便動,主要是在第四版的那個生活版上做了不少文章,弄出了不少的新東西,比如每期一個笑話,小故事連載等等。
許大茂也跟風出了個主意,讓他們每期出個迷語,答桉放到第二期揭曉。
就這樣,用這些東西,才挽救了廠報那及及可危的口碑。
新出的這期,頭條新聞還是那些,都是廠裡發生的一些大事,比如投放了什麼新裝置了,廠量超出了之前的記錄等等,都是些大話套話,一般的工人也不會這個。
不過,在角落裡,倒是有一則豆腐塊大小的新聞算是言之有物了,那是一則關於又要成立分廠的新聞,這次的分廠是鋼管廠,地址設在清河,已經在建設中了,預計兩年後投產,這家廠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對鋼管的極大需求而成立的。
許大茂自認這與自己沒有多大關係,也是看過就罷。
前三版他都是走馬觀花地看完,對於他來說,第四版更有看頭。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來看,同事們確實絞盡了腦汁,最起碼笑話挺好笑的,連載的小故事也很吸引人,至於那個謎語,反正許大茂自己是猜不出來的。
報紙看完,下班的時間也到了。
作為領導,他要以身作則,不好帶頭踩點下班。
最主要的原因,他今天沒什麼緊要的事情。
要是有急事的話——
管它呢!走就是了!
磨蹭了一會兒,他這才把東西一收,站起身來,問在那兒裝模做樣摸這摸那的小孫,“下班了,怎麼還不回家?”
小孫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狀,“啊,已經到下班時間了嗎?”
許大茂心說,你就裝吧,臉上不由得就帶了點出來。
可小孫現在皮厚得很,全然不覺,不過,即使覺察到了,她也不會當回事的。
她立馬起身,摸出早就收拾好的包,“下班了,那我回家了,禮拜一見啊,組長!”
她這一帶頭,下面那些小的,紛紛跟著起身下班。
“組長,再見!”
“孫姐,等等我!”
“……”
一時間,辦公室如菜場,不一會兒功夫,就只剩下許大茂,以及負責開門關關的小姚了。
他搖搖頭,跟小姚說了聲“走了”,然後頭也不回地出了門,下了樓梯。
到了辦公樓外,就見妹夫小張站在花圃邊,看樣子是在等他。
“哥!”
一見到他,小張趕忙向他揮手,生怕他看不到自己似的。
“遠航,你在等我?是家裡有什麼事兒嗎?”
“沒事兒,今天小青上夜班不回來,我就想著過去看看壯壯,順便就在你家蹭頓飯了。”
許大茂一挑眉,“蹭飯是真,想兒子是假吧?壯壯才過去住了兩天,你能有多想!”…這夫妻倆,曾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