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傻柱怎麼走了?不是說晚上要在這喝酒的嗎?”
許母看著和自已擦肩而過的傻柱,一頭霧水。
不一會兒,許大茂就召集了全家人開會。
婁曉娥是從他們的小屋裡出來的,她今天一直在屋裡做衣服。
許大姐那裡的業務越來越多了,連帶著婁曉娥也跟著忙個不停。
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變化。
不管是大姑娘,還是小媳婦,那愛美之心是從來都有的,不過現在的情況是,人們越來越愛穿漂亮衣服了,也更敢穿了。
市面上賣的服裝都是千篇一律的,而大商場的衣服雖說款式多一點,但那價格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的。
所以,能夠設計並定製服裝的許大姐和婁曉娥這一對搭檔,現在就成了香餑餑了。
別看婁曉娥現在已經是百萬富婆了,可人家現在依舊腳踏實地過著小日子。
每天白天忙著畫圖,裁剪,踩縫紉機,晚上則和許大茂一起,披星戴月地去上課。
這樣的日子,對於她來說,充實得很。
用她的話講,香江的那些錢,對於目前的她來說,只是鏡中花水中月而已,還是用自己雙手勞動換來的錢更實在。
她這話也是有感而發。
婁大哥一回到香江,就給她寄來了一份邀請函。
之後,她就在許大茂的陪同下,到相關部門辦理去香江的手續了。
可等到了那裡,一打聽才知道,今年的名額早就滿了,要申請最早也得等到明年。
為了這事兒,夫妻倆狠狠心,到了郵電局給香江婁家那邊打了一個電話,一下子就花了好幾十塊。
婁家人聽了這個訊息,也很失望,尤其是婁母,她原以為很快就能見到女兒的真人了呢。
老太太在電話裡就在叫兒子給她辦手續,女兒不能過去,她乾脆自己回來。
而婁大哥則告訴他們,股份的轉名手續一定要婁曉娥本人親至香江才可以辦理的。
至於那些分紅,因為金額太大了,匯款也是不太可能的,只能以後想辦法慢慢給她了。
等掛完電話,婁曉娥對許大茂說,“合著說了那一大通,那錢的影子我一時半會兒也見不著啊!真沒勁!”
“大哥不是說先匯兩萬塊錢過來嗎?”
剛剛電話中,婁大哥雖然後說大額匯款不可能,但給妹妹先少少匯一點錢還是可以的。
婁曉娥也來勁兒了,“剛剛我是太失望了,想著兩萬塊相比一百萬那算什麼呀。可現在一想,兩萬塊能買兩三套咱家這樣的院子呢,這樣一比較的話,就覺得兩萬塊也是多好啊!”
“能不多嗎?我爸媽他們攢了一輩子,估計也沒個一萬塊的。”許大茂嘀咕了一句。
婁曉娥興致來了,“這兩萬塊咱怎麼花?”
“咱不花,留著生錢!”
當時許大茂就握緊了拳頭。
……
在聽完了許大茂述說了飯館計劃後,婁曉娥頭一個反應就是,“這就是你想到的生錢方法?”
“生錢?生什麼錢?”
許母沒聽懂。
“咳,就是賺錢的門路。”許大茂看了婁曉娥一眼,香江寄錢過來的事情,只有他們夫妻知道,為了這個,他還特地和婁曉娥到銀行辦了一個外匯結算賬戶。在前不久,那兩萬塊已經入了賬,自動轉為人民幣結算,最終收兩萬兩千多塊人民幣。
此時香江鈔比人民幣還要值錢一點的,這到是給了兩人一個小小的驚喜。
婁曉娥會意,說話時小心了許多。
說是全家人商量,其實雙胞胎就是湊數的,兩人還小,這麼重要的事情,只有聽的份兒。
家國則不同,他已經上了一年大學了,而且又是學的經濟,聽聽他的意見也是可以的。
許父仔細聽了兒子的述說,眉頭皺了起來,“大茂,這個事兒靠譜嗎?這萬一以後形勢有個變化,那投的錢不就打了水漂了?”
“是啊,是啊,按你的說法,得花不少錢吧,光把前院改成適合開飯館的樣子,就得花一大筆了,沒個幾百上千的估計拿不下吧?”
許母順著許父的話頭說了下去。
“爸,要是我跟你說,形勢肯定不會變,飯館能一直開下去的話,這個生意做不做得?”
許大茂真是愁啊,怎麼一個個就和這個形勢過不去了呢。
不過他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