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方殷就真正理解了慕容公子的良苦用心,徹底明白了慕容公子不願意教給他問心劍法的理由。
真正是,貪多嚼不爛,吃足了苦頭。
話說自上古神殿,大漠歸來,於青萍劍訣方殷已是頗有所得,風起青萍,風逝步法,雖說似是而非未必正解,同樣威力驚人屢有斬獲。而自涼州城,而至京城,直至此時海上,晝時騎鯨遨遊搏風擊浪,夜裡憩於水下冥思修行,腦中靈光時現,一心自在通明,終使劍訣之上那一條魚,那一個圓那一道線,也就是兩種劍意脫略形骸,始見真意——
然而不得。
修是一世,悟在一時。
每每得到,每每失去,方殷能悟不能得,只因是有慕容公子。
之,劍舞。
每每萬千靈光將欲匯聚,每每一種劍意將欲破繭,那一道優雅的身姿伴隨著遊子的風流便會出現,是慕容公子,在舞劍。
旋即七情六慾橫生,其後心浮氣燥夢醒,如若夢魘,如若心魔。
那種滋味,無法形容。
就好像是,你自洞房花燭激戰酣時,忽聞窗外敲鑼打鼓大呼小叫,走水啦走水啦……
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兩個字就是悲催。
這三個字就是方道士的人生寫照,又比如說,考試,答卷。
答完,都會!
高興!檢查一遍!兩遍三遍!
滿分兒,絕對的,於是高高興興準備交卷兒,並且高興之餘沒有忘記寫上班級名字。
這時,發現,旁邊的於慕容同學還自一筆一劃。埋頭答題。
這就不對了,以於慕容同學的天資,每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第一名。而且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個交卷。
於是,作為同樣學習成績極好。每一次考試都是全年級第二的方殷同學,遲疑了一下。
然後又檢查一遍。
發現了一道錯題。
所以說,應該隨時隨地,戒驕戒躁,此為道理之一。
改完,時間還有,於是方殷同學又檢查。
又發現了,兩道錯題。
那就急忙改罷。好在時間還有,這時候,於慕容同學,站起來交卷。
改到第三道題,方殷同學忽然發現,第一道題是對的。
這時候,時間到了。
後來一對答案,果然不出所料,最後方殷同學答錯兩道題,得了九十八分。
方殷同學很是後悔。並且牢牢地記住了一個教訓,就是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一定一定要相信自己。
此為道理之二。
下一次考試。方殷同學就如同於慕容同學一樣,一筆一劃,穩穩答題。
不檢查,直接交。
結果得了,九十六分。
學霸只有一個,實力才是王道,相信自己要有強橫的實力作為前提,此為道理之三。
慕容公子就是一個標杆。
你去模仿他,那就永遠無法超越。正因如此,慕容公子不願意將自身豎立起來。不願意教給方殷問心劍法。現下無奈教了,留下一道身影。或說身姿,或說陰影,那是召之不來揮之不去,每每每每關鍵時刻出現,生生阻亙於悟與悟得得與得到之間,又如一美夢,醒時了無痕。看似不高,遙不可及,到了方殷這裡標杆就變成了井蓋,具體那一種難受滋味兒就不必說了,方道士真正是吃足了苦頭,卻也活該,自討苦吃!
豈非停滯於此,永無出頭之日?
卻也不急,方殷都不著急,方殷堅信有志者事竟成,何況慕容公子總不會害他。
你就頂開井蓋,也能爬將上來,到時候天地還是那個天地,癩蛤蟆又自不同,這就是慕容公子最終還是以劍作舞,傳給了他問心劍法的緣故——
話不多說,至少方道士現下,在常人眼中看來,已經就是半人半神了。
只說餘皇船上,這是二月廿九,午時三刻。
現下,所有人,除了吃喝拉撒唯一的件事情,就是討論方道士。
現下的方道士,是獨來獨往的方道士,是神出鬼沒的方道士,夜伏晝出,驚鴻一現——
時而在前,時而在後。
所有人都一致認為,方大都統這是都要統一四海的節奏了,如果方小侯爺的屁股上長出一條尾巴,所有人都不會奇怪。自從那個傢伙,騎上鯨魚以後,就從來沒有回到過船上,從來沒有吃過一口飯,從來沒有喝過一口水,這是四五天都過去了。他吃什麼,他喝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