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採購鋪路石板石磚,另外一邊統計山民勞力數量。
柳明知道,離楊典史的婚期只剩下兩個半月時間,這就意味著他必須要賺出一筆令人驚歎的財富,才能讓老爹在爭奪大掌櫃的機率增高。否則,恐怕只能從私奔與砍翻楊典史兩個方案中,選出一個了。
本來需要兩週的籌備時間,在柳明的緊催緊趕下,硬是縮短成了五日。
在一個清晨,吳縣大山腳下,聚集了一支數百人的隊伍。王驛丞抽調了驛站大部分驛卒,來進行修路的協調與維護。
柳明自然被推薦成為修路的總指揮。所有人都認為,只有他,能夠協調這麼多彪悍的山民。
柳明自然也不廢話。他站在大岩石上,手擴成喇叭狀——幾句簡潔的開場白,幾句美好的願景,便宣佈這修路工程開始。
在柳明的一聲令下,鐵牛帶著那些山民,拎著鐵鎬,揹著竹簍,喊著號子,開始挖石鋪路。
雲霧漸開,陽穀直射山林,映得到處金光一片。
山民們,個個赤著上半身,露出結實的肌肉,揮灑著汗水,賣力地揮舞著鐵鎬。
柳明站在山腳下,看著這開山修路的人龍,心中生出一種自豪感。前一世,他只不過是一個高階白領,做得不過是為產品設計一些廣告標語而已。無論領導如何表揚自己,他也知道,自己不過是做了些別人都能做的事情。
而如今,他能切實到,這山路修繕完畢後,對於這山上幾千山民的巨大影響,甚至能改變他們的命運。
而那些驛卒,在王驛丞的授意下,也對自己尊敬無比。柳明雖然還未參加科舉,未有功名,卻感覺那些驛卒對自己,比對那些舉人還要尊敬。
至於規模數量,現如今,指揮幾百人修路,更與前世帶領一個小組做專案是天差地壤之別。
柳明心中感到一種滿足。
開山修路的工程,比預想的要順利許多。本來預計一個月的工程,結果大半個月就完成了十之八九。讓柳明沒有想到的是,那連線吳縣的一段路,許多吳縣的縣民們等帶著工具趕來幫忙。
這些吳縣的縣民,受困于山路幾十年,聽到官府終於開始修路了,自然欣喜萬分,都恨不得路能夠早些修好。
柳明這支修路隊伍,在吳縣遇到了空前的禮遇,家家戶戶都帶著乾糧與酒水,跑到路邊慰問修路隊。
吳縣的民眾,年輕力壯的,幫著挑石鋪路,垂髫小兒,在旁邊鼓勁加油。連那大姑娘小媳婦,也都擔著避暑的涼茶和西瓜,送給三伏天修路的民壯。
“草民,叩見大人。”
撲通一聲,幾個老兒在柳明面前跪了下來。
柳明嚇了一跳,他連忙扶起幾位老兒道:“老人家,何出此言啊?我哪裡是大人?”
“大人,小老二剛剛聽說,您是這修路的總指揮,一定是官府裡的大人。我們吳縣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修路,多謝大人!”幾個老兒激動得涕淚縱橫。
“王叔,您給說說……”柳明真覺得自己消受不起了。
王驛丞在旁邊,笑眯眯地捋著鬍鬚,對柳明調侃道:“大人果然是吳縣百姓的福音啊。”
柳明苦著臉,連王驛丞你也調笑我。
王驛丞這麼一說,那幾個老兒更是長跪不起,咣咣磕了幾個響頭。
修路完成那天,柳明幾乎是在簇擁和夾道歡呼之下,進入吳縣的。
看著這麼多人夾道擁簇歡呼,連王驛丞都慨嘆:“怕是知州大人來了,也沒有這般禮遇。”
吳縣知縣常德貴,站在破敗的縣城門口,笑眯眯地迎接著柳明等人。
“卑職恭迎州府各位大人。”瘦瘦黑黑,看上去有些營養不良的知縣常德貴,恭敬作揖道。
柳明之前已經被當做過大人了,這次反應還算正常,他看了一眼王驛丞。
王驛丞哈哈大笑:“常大人,這次的確是有州府的同僚,協助修路,不過呢,這真正出錢的金主,可是這一位……”他指向柳明。
“哦?”常德貴眉頭一抬,撫須笑道:“不管是誰,都是我們吳縣的恩人。請各位隨我進城。”
前面差役鳴鑼開道,柳明等人慢慢進了城。
進了城,柳明這才發覺,這吳縣果然是深受山路險阻之害,簡直沒有一個縣城的樣子。一路觀看,只見屋宇殘毀,人民稀少,街市冷落,縣民多衣衫襤褸,面有菜色。
常德貴一邊走,一邊介紹道:“事到如今,我也不怕丟這老臉。青州乃是貧瘠之州,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