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開了山路,不僅惠及吳縣之民,更是對你們有利啊。這山上成片的核桃和各種果樹,平日裡你們只能手持竹筐運下山,就算一天,也打不了幾個來回。若是能夠靠著新修的路,用車馬運下山販賣,這收益可就完全不同了。屆時,家家戶戶都能靠山發財,甚至能夠搬下山去住。”
此時,一些山民臉上都在認真傾聽著柳明之言。
一位七八歲的小丫頭,拽著鐵牛的胳膊,用稚嫩的聲音說道:“鐵牛叔……我早就想下山看看了。若是發了財,咱們能搬到山下去嗎?”
鐵牛臉上露出複雜的表情,他站起身來,大聲道:“柳明兄弟,你說的,都對。可是,眼下面臨著一個問題。這帶路的生計,乃是我們填飽肚子的手段。家家戶戶,缸裡都沒幾天餘糧,每天都指望著帶路得來的錢買買米買面呢。你說要是等到路修好那天,怕是我們都餓死了。”
鐵牛的話,又引起一陣附和。
“是啊,我們山裡人,見識淺,每日的米缸填滿最重要。柳公子,你說的將來的發財之路,我們看不到,也想不到啊。”
旁邊的幾位官差,眼看著柳明快將山民說服了,見風向又變了回去,個個都投著焦急的目光看著柳明,希望他能夠鎮住山民。
柳明心裡又氣又好笑,這說服山民的工作,難道不應該是官府來做嗎?現在反而是自己作為先鋒軍。
院內的篝火堆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融融火光映著柳明俊熙的側臉。他略微頷首,說道:“鐵牛兄弟,你說得也對。英雄難為五斗米折腰。修路既然是為大家之後的生計造福,路還沒修好,自然也不能讓大家餓死。你們看,這樣如何?”
他看著王驛丞說道:“王叔,你不是說,這修路的幾百民壯,還沒著落嗎?”
“是啊。莫非……”王驛丞眉頭一抬,立馬領悟到柳明的意思,心想這個後生實在是太過於聰明瞭,能夠因地制宜,把困難都解決了。
“沒錯!”柳明抬起頭來,誠懇地看著鐵牛:“鐵牛兄,這擴建修繕道路,我們倒是還缺一些民力。本來是要到各鄉各縣去徵調民力的。現在想來,沒有比諸位更適合開山修路的。各位對這山上原本就熟悉,修起路來,自然事半功倍。當然……每日修路的補貼,也不會少。”
王驛丞咳嗽了一聲,站起身來:“柳公子說得沒錯。修路每人每日日可領三十文錢,外加一小袋慄米。雖說比諸位帶路的錢少些,可是這錢拿得穩當。每日都有……實不相瞞,諸位,這次修路,可都是這位柳公子出錢出力,咱們官府也是給他人做嫁衣裳。”
柳明立即錦上添花道:“各位,這路,估計要個把月能修好。在此期間,大家可靠每日的修路俸錢過日子。等到路修好了,我們柳家也需要人手運藥材進吳縣,大家若是願意,也可幫忙,俸錢也不會虧待大家。同時,各位還可靠著這路,做些山上的核桃水果生計,多點開花,豈不是很好?”
柳明這一番話,簡潔通透,將山民未來的生計之路全部點明。
鐵牛捶胸頓足感慨道:“柳公子啊,果然是有見識,大戶人家的人,跟咱們山裡人不一樣。你的話在理!兄弟我聽進去了!咱們支援修路!”
第二十一章 一份大禮
王驛丞沒想到,這一頓飯的功夫,柳明便解決了這修路的最大難題,而且是一箭雙鵰。他越發覺得,這位柳家的小公子心思縝密,膽大心細,非常之不簡單。
他甚至開始考慮,將在這條通往吳縣的驛路上,給予柳家更多的傾斜政策。王驛丞覺得,自己年近不惑,既沒考中貢士,這驛丞恐怕也是要做到終老了。眼下,還不如攀著柳家這棵大樹,賺些銀兩才是實際。
當夜,柳明等人留宿山上,與山民同住。
黑夜中,放目四野,一片皆黑。
山上火把連成一線,山民們圍著篝火跳起了特色的舞蹈。
因為大事談定,柳明心裡也很放鬆,與山民一同跳舞,跳得大汗淋漓。
那米酒後勁十足,柳明倒是越跳越開心,到了最後,直到幾個山裡的窈窕姑娘向他投去含情脈脈之目光,這才意識到,再跳下去,估計要跳到洞房裡了,才匆匆回到房中休息。
這一夜,柳明睡得很沉。
第二日,他便隨王驛丞等繼續下山,丈量計劃修繕道路的方案。這泥土路不但要拓寬,而且為了避免雨後泥濘,全都要改成石板路。山路總計約十五里,計二千四百一十六丈。
這是一個浩大工程,定下修繕方案後,柳明與王驛丞兵分兩路,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