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屢現奇蹟的!
直到五月份一個電話打斷了他的狀態。
此時沙漠土壤化的研究成果已經跨上了新的臺階,團隊拿出了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能夠大面積商用的技術!
論文也釋出了不少,對上級的報告更是詳盡明瞭,以至於李垂文直接被燕京一個電話叫回去,要他當面彙報進度。
李垂文就放下了實驗室的活兒,坐著私人飛機趕回燕京。
下飛機後,就被一輛風擋下襬滿了證件的奧迪a6接走。
奧迪直接穿過機場,跳過了所有常規程式。
一路馳騁來到目的地,從西側門進去的,他對這一切都倍感好奇,感覺這裡很安靜,鳥語花香綠樹成蔭的,但卻有一種莫名的莊嚴感。
他被隨車秘書領去一處會議室,路上想著到底是哪位大佬要見自己,待會該說什麼話,心想都沒時間寫稿子,就是在飛機上看了看助理提及的一些要點。
不過走進辦公室後,李垂文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就輕鬆了大半。
要他來彙報的大佬不是別人,正是上次外訪的孫繼興。
辦公室裡還有一些隨員,或站或坐著,看面孔不是司局級就是專家顧問,正中坐著的是孫繼興,他點了點頭,示意坐下。
孫繼興說:“我們正好談論到自然環境和沙漠治理問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們還是聽聽來自一線的同志的看法吧。”
話音落下,李垂文剛沾凳子的屁股又站起來了,他拿起了發言稿,卻不看裡面的內容,直接就這技術和前景談論起來。
這是技術人的底氣,根本不需要什麼稿件提醒,所有想法和前景都在他腦海裡了,隨便就能說一大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