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饕餮娘子
作者:道葭
內容簡介:
極富江南文化的古城江都(揚州),柳青街上有一家小飯館,飯館裡有位來歷不明的神秘美貌老闆娘。她每日嚴謹勤勞親手烹調出各色人間美食,招待飯館的所有客人,無論是身份高貴的官紳還是三教九流、甚至靈妖餓鬼,平凡之中卻能覷見每個人都有的私心與慾望。
她就是慾望化身的上古幻獸饕餮,因人心永遠不足而滋生的慾望而生,也如映照慾望的明鏡,時刻照見又覬覦著人的慾望。她用不同的美食滿足人類的口腹,卻伺機將人不同的慾望交換與吞噬。
然而世道人間最終將面臨滅頂之災,江都古城亦要生靈塗炭。既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個人的安危命運也如落葉逐浪而去。人心的慾望膨脹,最終卻是走向互相覬覦與吞噬的不歸路途……
本書以十歲的普通小女孩為主角,透過孩童的眼睛用第一人稱講述成人世界裡因妄念而滋生各種慾望的故事。
作者簡介:
道葭,本名佟婕。原籍瀋陽,滿族血統後裔,現居嶺南古邑廣州。自幼渾噩懶散,不求上進,迄今廿有六載,仍不曉大義,唯汲汲於洞悉天人之妙,探尋古今之微,品評饕餮之食,揮灑稚拙之門。常欲尋人不經意間峰迴路轉,以脫舊來窠臼,奔何事與願違,四顧茫然,乃腆顏碼字,混跡求生,亦已焉哉!
正文
○第一部
一、神仙醋
江都近郊鄉下,有一處柳青街的“歡香館”,可是本地客如雲來的有名特色飯館。
這家飯館也不知是哪一年就突然冒出來的,當家的是一位老闆娘,自稱姓陶,北方過來的人。她年約三十,生得窈窕白皙,朱唇瀲灩,嫵媚動人;夏日裡常穿一身素潔的青藍色小碎花葛布衣衫,下廚時裹著一色的包頭,迎來送往間,大方得體,童叟無欺;待鄰里街坊也都格外和藹熱情,所以人戲稱桃花三娘子,後來又幹脆直呼桃三娘了。
桃三孃的廚藝很快在江都一帶有了名氣,天南地北的小吃大菜,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偶爾說起家鄉的什麼,她又能找到菜肉食材的,稍一琢磨就能做出一摸一樣的來,保證讓離鄉背井出來跑生意的客人吃得開心滿意。
她的小店也因此名聲大噪,甚至附近鄉里人們,都有想把女兒送來跟她學著如何操持烹調的。可桃三娘總是謙虛笑笑謝絕了,總說自家這是微末小店餬口伎倆,不值一提。
後來,街坊四鄰看她平日裡不怎麼與人交際,沒有丈夫兒女,又不見任何親戚走動,手下幾個夥計唯有低頭做事,從來不問不答,性情木訥。時間一長,就有人議論起這桃三娘有點古怪。更離譜的,還有人傳言,桃三娘雖然擅烹調菜餚,可其實最喜歡吃的,竟是腦子,不止一次有人見過她晚上在自家小灶上,煮出一大盆白花花的,不知是豬還是牛的腦子,一個人吃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當地人們對她,反就敬而遠之起來。只是來往客商歇腳打尖的,依然駱繹不絕。
惟有我,卻覺得桃三娘是最可親的人。我家就住歡香館對面的竹枝兒巷口,爹爹做木匠的,整日裡敲敲打打,沒有停歇的時候;娘則忙於許多針黹活計,十指穿縫間,日子也能更細密。
我從小兒總自己玩,沒事趴在自家窗臺上,就能聞見隔路口對面歡香館飄過來的飯菜香氣,也看得見老闆娘忙忙碌碌的身影。
長大一點,有時就跑到歡香飯館門前附近,見桃三娘正攤開一些竹篾簸箕曬茄子幹或豆角幹,也過去幫幫她忙,她都笑著誇我懂事,臨了有時還在我嘴裡塞一塊梅糖。
天氣好的黃道吉日裡,我看見桃三娘在自己院子裡造醬油,把浸泡好的豆子拌好,便去幫她搭把下手,聽她娓娓道來造醬的秘訣:“下醬的日子最忌諱‘水日’,這一天造醬油肯定不成的,會生蟲。若已經長蟲了,可以拿六七個草烏頭,每個切四塊,排在壇底,醬裡有蟲也即死,永不再生……等到中秋後,可以放一杯左右甘草,就不會生黴花子……蠶豆醬油味道更妙,拿五月收下的蠶豆一斗,煮熟去殼,白麵三鬥,滾水六鬥,曬七日,入鹽八斤……”
日子長了,我到歡香館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客官裡面請,客客想吃點什麼?”
“嗨,都是老主顧了,桃三娘,來碟韭菜炒雞蛋,椒末麻油拌個豬耳絲,打個火腿豆腐湯,兩碗米飯!”
“好咧,跑堂的快給客官上茶!”
一迭聲吆喝下去,不一時,酒足飯飽,那客商把隨身帶來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