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從一到十談養生 作者:瞎說唄

達,有生髮的特性。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有疏洩的功能,故以肝屬木。

火性溼熱,其性炎上。心*有溫煦之功,故以心屬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的特性。脾有運化水谷,輸送精微,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功,為氣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屬土。

金性清肅、收斂。肺具清肅之性,肺氣以肅降為順,故以肺屬金。

水性潤下,有寒潤、下行、閉藏的特性。腎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腎屬水。

五臟的功能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絡的。五臟之間既有相互滋生的關係,又有相互制約的關係。

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濟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陽以溫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肺生腎就是金生水,如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腎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腎藏精以滋養肝的陰血,等等。

通俗地講,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就像“母親和孩子”的關係,“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可視為心的母親,而心則可視為肝的孩子。同樣,“木”就是“火”的母親,“火”則是“木”的孩子,依次類推。這就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論來闡釋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在臨床治療中醫生就應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治療相關疾病。

第五講 五行配合五臟,健康的體質是平衡(3)

五臟相互制約的關係:《素問·五臟生成論》說:“心……其主腎也”;“肺……其主心也”;“脾……其主肝也”;“腎……其主脾也”。這裡所說的“主”,實際上就是指制約,也就是相剋。

由於木、火、土、金、水對應肝、心、脾、肺、腎五臟,中醫講“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黃帝內經》中講“克”即為“不勝”之意,也就是說,“水”能勝“火”,“火”不勝“水”。由於“克中有生”、“制則生化”,所以稱它為“主”。

現在大家都講“治未病”,講究預防為主。中醫講“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就是要考慮整體,應用五臟之間的相剋關係來治病。

綜上所述,五行學說在生理方面的應用,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第一,五臟配五行,五臟又聯絡著自己所屬的五體、五官、五志等,從而把機體各部分聯結在一起,形成了中醫學的以五臟為中心的生理、病理體系,體現了人體的整體觀。

以肝為例,中醫講“肝臟屬木,開竅於目,在志為怒”,也就是說眼睛與肝臟是對應的有機整體,在情志方面過怒容易傷肝。我曾診治一個女病人,應診雙目很紅,自述心中抑鬱不舒,兩脅肋脹痛,雙脈皆弦。詢問才知道她前日與同事發生口角,過於憤怒。於是我從肝“開竅於目,在志為怒”等整體考慮,給予疏肝之法治療,兩劑藥後諸症皆除。

第二,根據五行生剋制化規律,闡釋機體肝、心、脾、肺、腎五個系統之間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關係,進一步確立了人體是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的基本概念。

第三,根據五臟為中心的五行歸屬,說明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絡的統一性。

總之,五行學說應用於生理,就在於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相互聯絡的統一性。

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

五臟在生理上相互聯絡,在病理上也必然相互影響,本髒之病可以傳至他髒,他髒之病也可以傳至本髒。這種病理上的相互影響稱為傳變,可以分為相生關係的傳變和相剋關係的傳變。

相生關係的傳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兩個方面。

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傳變,從母髒傳及子髒。如腎屬水,肝屬木,水能生木,故腎為母髒,肝為子髒,腎病及肝,即母病及子。臨床上常見的“肝腎精血不足”和“水不涵木”都屬於母病及子的範圍。

我曾治療一位眩暈病人,男性,38歲,應診時自訴頭暈眼花,如坐車船,視物旋轉動搖,同時伴有耳鳴、腰膝痠軟、遺精等症狀。診其脈,見雙脈沉細,中醫講“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根據其症狀,考慮其發病的根本在腎臟,此為腎病及肝,“母病及子”,我運用“滋水涵木”法治療,最後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子病犯母,又可稱“子盜母氣”,是指疾病的傳變,從子髒傳及母髒。如肝屬木,心屬火,木能生火,故肝為母髒,心為子髒;心病及肝,即子病犯母,或稱“子盜母氣”。臨床上常見的心肝血虛或心肝火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