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2 / 4)

小說:淮海戰役秘密戰 作者:鼕鼕

西面的屏障,加速了滅亡的程序。4天后,即11月22日,黃兵團即被華東野戰軍全殲,使我軍獲得了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全勝。

毛澤東對一五○師的投誠給予了肯定和讚揚。12月17日,他在親筆起草的《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中說:“你們應當學習長春鄭洞國將軍的榜樣,學習這次孫良誠軍長、趙璧光師長、黃子華師長的榜樣,立即下令全軍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本軍可以保證你們高階將領和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只有這樣,才是你們的唯一生路。”

這篇以中原人民解放軍和華東人民解放軍司令部名義發表的廣播稿,已收入《毛澤東選集》,從而為這次由中共特別黨員蕭德宣為主角進行的秘密鬥爭,留下了一頁珍貴的篇章。

毛澤東多次指示要寫信派人勸告劉汝明起義。華東軍區又派馮玉祥的小舅子李木春秘密到蚌埠會見了劉汝明。李返回後舒同誇獎他策反有功。

1948年11月18日,毛澤東親筆起草的一份電報,以中央軍委名義發給總前委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五人,對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下一步的作戰方針和行動方案作了明確指示。其中第二點是:“以九縱對付劉汝明,節節阻止他,不和他打硬仗,著重寫信派人勸告劉汝明、劉汝珍、曹福林反蔣起義,同時展開公開的政治攻勢。”

中原局、華東局和中原、華東兩大野戰軍的政治機關,對劉汝明、劉汝珍兄弟曾多次寫信、派人對其開展了秘密策反。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王贊亭外,還有一個派出的代表名叫李木春,他是馮玉祥將軍的小舅子,李德全夫人的二弟。

txt小說上傳分享

暗通款曲(5)

華東局常委、華東軍區政治部主任舒同和軍區敵工部部長劉貫一,當面向李木春交代了此行去蚌埠面見劉汝明的任務,並指定李是作為華東軍區和陳毅司令員的特派代表前往,身份非同一般。

劉汝明萬萬沒有想到,剛剛送走了王贊亭,又迎來了李木春這位神秘的不速之客。他想,李木春是老長官馮玉祥將軍的小舅子,可得罪不起呀!

還使劉汝明大惑不解的是,僅僅幾個月以前,李木春還在自己的麾下當少將高參,兩人常在一起,稱得上是知己,是莫逆之交,他還是自己的心腹智囊。可是現在他卻成了華東軍區和陳毅的特派代表,真是世事如轉篷,變化之大,速度之快,簡單難以料想。

李木春原名李連海、李海,別名張木春。1905年8月出生,河北通縣人。解放前後曾任山東軍區高階軍官訓練團副團長兼中共山東分局勤建公司副經理,後轉業到地方工作,曾任江蘇省城建廳材料處處長、南京市城建局副局長等職,1973年去世。筆者曾於1993年5月28日訪問過他的妻子馮愷明老人。

讓我們先看一下李木春的傳奇經歷以及他和劉汝明、劉汝珍的歷史關係。讀者從中可以窺見華東軍區敵工部門在選用秘密鬥爭人選方面的高明之處。

1924年2月19日,馮玉祥和李德全在北京喜結連理。當年秋,李德全夫人的二弟李連海(木春),也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這一年他19歲。翌年,馮玉祥把他送到蘇聯留學,在烏克蘭基輔軍官學校學習炮兵,和劉汝明的胞弟劉汝珍是同窗學友。兩人朝夕相處,互相切磋,友誼甚篤。

馮玉祥於1926年訪問了蘇聯。在此期間他向中共旅莫(斯科)支部提出派一批共產黨人到西北軍中工作。黨組織經過慎重研究,選派了劉伯堅、鄧希賢(小平)等二十幾名共產黨員回國。打前站的三個人,其中有鄧希賢和李木春(當時叫李連海)。鄧希賢那年23歲,李木春21歲,都是風華正茂、血氣方剛的青年人,革命精神旺盛,身體都很好。那時交通不便,他們越過大沙漠,途經庫倫,一路上有時乘坐運軍火的大卡車,有時步行,有時騎駱駝,歷盡千辛萬苦,整整花了一兩個月時間,才到了內蒙古。

1982年9月15日下午,為紀念馮玉祥將軍百年誕辰,鄧小平同志在會見馮玉祥將軍親屬時回顧他1926年從莫斯科回國一事時說:“當時,煥章先生要求我們派人到西北軍。我們從莫斯科一起來了二十多個人,劉伯堅同志也是那個時候來到了西北軍,做政治部長。當時我們有三個人打前站,我就是其中一個,那時我才二十三歲。記得1926年跟李(德全)大姐的弟弟一起經過大沙漠,坐的是運軍火的汽車,當時交通很不方便,我們在庫倫待了一個多月,才回到內蒙古。回到內蒙古後,煥章先生五原誓師,李大釗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