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這一道名菜完整地保留下來。
濃郁鄉土氣息的泥鰍鑽豆腐(圖)
在我的故鄉,有時用泥鰍形容一個人混得不好,在社會上吃不開。大概泥鰍在人們看來灰不溜丟、卑微低下吧。有時泥鰍也能為人所用。在我原來的工作單位,夏天管道工會買來幾十條泥鰍,把它們投放到陰溝裡,好讓它們捕食髒水裡的蚊子幼蟲。這確實是一份低下的工作,泥鰍放下去就不再有人過問,我想十有八九死在水溝裡了。
在飲食方面,泥鰍的地位也不高,正統的食書鮮有記載,僅明代《宋氏養生部》載有“花鰍”一條,“宜辣烹、烘料”。即使今天,泥鰍在大酒店裡也做不了什麼文章,倒是經常拿它來做輔料,吃自助火鍋可以泥鰍為鍋底,生生扔進沸水鍋,撲通幾下便皮破肉綻。另外上正菜之前,也用油炸泥鰍做味碟供食客消磨時間。
奇怪的是,上不了大席的食物,往往受到普通百姓喜愛。泥鰍到了尋常家庭就變出一道美味來——泥鰍鑽豆腐。作為民間傳統風味菜,泥鰍鑽豆腐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許多地方都有製作。其中以河南周口地區製作此菜較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