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被販賣的豬一樣,拉到幾十公里外的城郊訓練場。正是赤日炎炎的8月,本來身上就沒有多少水分,又挨曬又捱罵,還要伺候教練大爺。一上午下來,滿肚子火氣。進食堂一看,簡直是個大蒸籠,飯菜又和豬食差不多。看來真把我們當豬看了——坐拉豬的車來,吃豬食,捱罵:“笨得跟頭豬似的”。幸虧外面有個賣陝西涼皮的攤子,每天便以涼皮當午飯。攤主是個曬得黑黑的小媳婦,手腳麻利,忙個不迭。麵筋事先切好放在白皮桶裡,蒜汁、醋等調料也用小塑膠袋裝好,只有一張張涼皮是現切。遞過錢,小媳婦便從白口布下拎出一張微帶豆綠色的涼皮,用兩頭帶把的大鍘刀將涼皮切成細條,加麵筋、黃瓜條,放入缽子裡攪拌一下,再淋些辣椒油便行了。做的簡單,吃起來也合胃口,柔韌潤滑,清涼香醇,滿肚子怨氣一時煙消雲散,頭上的毒太陽也收斂了氣焰。學了40天駕駛,倒吃了有30天涼皮,真吃出感情來了。
陝西涼皮有許多種,製作不同,調味不一,吃起來也各具風味。比較典型的有漢中涼皮、麻醬涼皮、秦鎮涼皮、岐山擀麵皮等。漢中涼皮因產於漢中地區而得名,加工時用小石磨加水將米磨製成米粉漿,所以又叫水磨涼皮,口味酸辣之中透著蒜香。麻醬涼皮是一種典型的清真吃法,製作較為簡單,將麵粉調成糊狀,盛入金屬涼皮籮裡,使面平平地鋪在籮底,放入開水鍋內蒸製成熟即可。秦鎮涼皮以大米粉為原料,製作時將米粉調製成糊狀,平鋪在多層竹蒸籠內,以旺火蒸熟。吃時,用近1公尺長、20多公分寬的大鍘刀鍘成細絲,加入青菜、綠豆芽等輔料,加辣椒油等作料,調拌好的涼皮呈紅色,辣裡含香。
除以上幾種,還有關中麵筋涼皮,漢中魔芋涼皮、黑米涼皮,陝北的綠豆涼皮等各具特色的品種。我的那位朋友因一次壞印象而堅決不吃涼皮,似有因噎廢食之嫌,在我看來,如此豐富的美味,有機會品嚐品嚐,拉肚子也值得。
長安第一味:葫蘆雞(圖)
葫蘆雞是陝西西安的傳統名菜,它以皮酥肉嫩、鮮香味醇的特點為中外賓客所青睞,久負盛名。有人稱之為“古都長安第一味”。食用過此菜者都說其味美,但誰知它還有一段血淚斑斑的故事呢!相傳,在唐朝天寶年間,葫蘆雞為尚書韋陟的家廚所創。據有關史籍記載,韋陟出身於官僚家庭,他憑藉父兄的蔭庇而平步官場。此人錦衣玉食,窮奢極欲,對膳食極為講究。在他家的廚房裡,山珍海味無所不有,就連空氣中也充滿著濃郁的香味。時人云:“人慾不飯筋骨舒,夤緣須入郇公廚”(郇公即韋陟,因他承襲了郇國公封號)。
一次韋陟想食既酥又嫩的雞肉,便命家廚烹製。廚師採用先清煮再油炸的方法烹製。韋陟品嚐之後認為肉質太老,沒有達到酥嫩的口味標準,大為惱怒,於是命家丁將廚師重打五十大板。可憐這個廚師竟被打死了。
韋再命另一廚師烹製,這一廚師採用先煮、後蒸,再油炸的方法烹製,雖達到了酥嫩的要求,但由於經過三道烹製工序,雞已骨肉分離成了碎塊。韋陟品嚐後認為口味酥嫩鮮美,但雞肉零碎不成雞形,一定是廚師先偷吃過了,不容分說便又使人將廚師活活打死。
懾於韋的淫威,家廚不得不繼續為其烹飪。第三位廚師吸取了前兩位的經驗教訓,在烹製前先把雞用繩捆紮起來,然後採用先煮、後蒸,再油炸的方法烹製。經這樣做出來的雞,不但口味香醇酥嫩,而且雞身整形似葫蘆。韋陟這才滿意。
以後,這種烹製方法流傳民間,人們就稱之為“葫蘆雞”,並一直流傳至今。
西安傳統名菜三皮絲(圖)
三皮絲,西安傳統名菜,原稱“剝豹皮”,系古代勞動人民用影射詛咒的方式對貪官汙吏的一種發洩。唐代中期,殿中御史王旭,監察御史李嵩、李全交三人貪贓枉法,作惡多端,當時京師人稱他們為“黑豹”、“赤黧豹”、“白額豹”,謂之“三豹”。長安西市有位呂姓廚師特創一菜:剝烏雞皮、海蜇皮、豬皮,做成佐酒小菜,暗含剝“三豹”皮之意。正巧有兩位文人來喝酒,一見此菜,又聽廚師一說,心領神會,也十分高興。吃後便廣為宣傳,於是來此吃“剝豹皮”的人越來越多。時間一長,此事傳到“三豹”耳中,廚師遭到他們的殺害。但京師飯館做“剝豹皮”菜餚的反而越來越多,其中做得最好的一家稱此菜為“三皮絲”,名字雖改,但食客心裡也明白,還是指向“三豹”,因此其生意十分紅火。而此菜也一直流傳至今。
寶雞名吃豆腐包子(圖)
此菜為寶雞市傳統名食。說起這裡的豆腐包子,還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