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3 / 4)

長貧乏的時尚詞彙中找一個恰如其分表達,或許可以稱之為“英倫風”。

正如電話中所說,茂木記者是獨自前來的。他沒帶照相機,或許會拿出錄音器材。津崎校長決定,如果他這麼做,自己就斷然拒絕。然而,看他的樣子似乎並不會這麼做。

“聯絡得太匆忙,您能為此特意抽出時間,真是萬分感謝。”茂木記者從筆記本上抬起頭,正視津崎校長。眼鏡片後面的瞳仁圓溜溜的,透著純真而犀利的光芒。

“在提問之前,我得先給您看一下實物。”

他開啟放在身邊的大皮包,拿出一個A4尺寸的牛皮紙信封,並從中取出一個小信封。小信封髒髒的、皺皺的,一端已經被撕開。

“這就是那封觀眾來信。請看。”

津崎校長接過信封,看了看正面,上面有一行手寫字型“HBS新聞探秘節目組”,不算漂亮,倒寫得十分認真,是黑黑的粗體字。

“光寫這個就能寄到嗎?”

信封上沒寫電視臺的地址,郵政編碼欄也空著。

“是的。寫節目組的名稱就能寄到。這樣的觀眾來信很多。”

“這是用軟筆寫的。”

注意到這一點,津崎校長不知不覺就說了出來。這樣的筆跡不是簽字筆或記號筆寫的,起筆和收筆處都體現出軟筆的特點。

“或許是用真正的毛筆寫的。”

“不,這是用軟筆寫的。看得出來,跟毛筆寫的不一樣。”

“哦,是這樣啊。”茂木記者眨了眨眼睛,微微一笑,“對了,您是老師,自然有眼光。”

“我教了好多年語文。”

不僅身為語文老師,津崎校長還愛好書法,現在仍然堅持練習。他從四十歲開始練字,也練了足足十年。他覺得字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心態。在每年放寒假前的結業式上,他總要對學生們說:新年的第一筆一定要用心寫好。他突然想到,去年透過校內廣播播送的結業式講話漏掉了這一節。

仔細觀察了信封正面,津崎校長又將這封信翻過來。似乎是理所當然,信封背面沒有寫寄信人的任何資訊。

“請看信的內容。”茂木記者催促道。

是那封舉報信。直來直去,藉助尺子劃出來的筆跡彷彿刮擦的傷痕,和另外兩封一樣,都直接寫在了信封上。

一句“森內惠美子親啟”,加上森內老師的居住地址。郵戳是中央郵局的。一月六日寄出的快信,和前兩封一模一樣。

不過區別還是有的。這封從正中間撕成了兩半。

津崎校長抬起眼睛,發現茂木記者正凝視著他。

“這封信寄來時就是這樣的嗎?”

“是的。我沒有修復,直接拿來了。”

津崎校長從撕成兩半的信封裡,拿出撕成兩半的信箋。是舉報信的影印件。這已經是第三封了。

信的內容自然和另外兩封一模一樣,連形狀尺寸也分毫不差。開學典禮那天第一次看到這封舉報信時,津崎校長就覺得,無論寄信人是誰,會用這樣的字型寫一份舉報信和兩個信封,這個人的情緒應該非常不穩定,甚至可能體現在外表上。若沒有積累大量苦悶的負面能量,是不可能寫完這麼多字的,因為寫到一半就會感到厭煩。畢竟,字能夠反映人的心態。津崎校長甚至覺得,如果舉報人是學生,也許用不著調查,只要不動聲色地觀察一下,就能找出是誰。

然而,當時津崎校長沒有說出這個想法。在一板一眼的藤野剛警官面前,身為書法愛好者的自己大談“字能反映人的心態”這樣的理論,他認為並不合適。

佐佐木禮子斷定舉報人就是三宅樹理,還說參與調查的三人意見一致。

津崎校長沒法記住城東三中所有學生的相貌、名字和個性。因為大多數學生並不起眼,也不會鬧出亂子。

校長統領著教師,也是名副其實的學校之長,卻無法左右本地的教育界。畢竟上頭有教育委員會的重壓,從他們的角度俯瞰,校長不過是個夾在教育委員會和學校之間的中層管理人員。

因此非常遺憾,校長必須把大半的心思花在應對上級部門的指導和壓力上,用於學生的精力自然受到了限制。所以,好壞兩方面都不突出的學生,是很難在津崎校長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

三宅樹理也是不引人矚目的大部分學生中的一個。即使她不喜歡集體活動,缺乏協調性,也絕不是問題學生。因此,當津崎校長聽說三宅樹理因臉上的粉刺受到男生的嘲弄後,也只是對她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